李家超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改善民生是我施政最終目標 設首長責任制 加快發展北都

 【中新社香港九月十七日電】(記者韓星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十七日在特區立法會宣讀其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這份施政報告以「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為主題,以經濟和民生 為主軸,全面闡述李家超在新一年的施政理念、發展目標和措施。

 李家超在開篇提到,今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亦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佈局之年。這份施政報告既是香港全力「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加快邁向「由治及興」的進程表,亦是香港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實現突破新局面的策略部署。

 當日宣讀的施政報告涵蓋強化政府治理體系、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產業發展和革新、鞏固香港國際中心地位等篇章,既延續、深化去年施政報告的政策,亦在多個新興領域加快改革步伐。

 李家超引述《二零二五年世界競爭力年報》相關排名數據指出,香港在「政府效率」排名世界第二,反映香港公務員整體是一支優秀隊伍。為強化治理,他提出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強化公務員評核機制,成立「AI效能提升組」,統籌和指導政府部門。

 過去數年,特區政府投放大量資源推動建設北部都會區(簡稱「北都」)。在此份施政報告中,李家超提升北都發展的決策層次,成立由他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下設三個工作組:由財政司司長任組長的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組,按北都各指定發展區的性質和規模,設計發展及營運模式;由政務司司長任組長的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成立調研專班,研究北都大學城發展模式;由財政司副司長任組長的規劃及發展工作組,負責由規劃到執行的全流程管理,就統籌整合規劃、工程、土地、交通、環保等作全面部署,促進產業進駐,創造職位和提升生產力。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石。面對市場格局和科技的急劇轉變,施政報告一方面推出一系列措施鞏固金融、法律等傳統優勢產業;另一方面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包括先進製造、生命健康科技、新能源、AI與數據科學等。相關措施包括引進飛機回收企業及人才培訓、推動生命健康科技產業發展、吸引更多國際和內地頂尖藥企落戶香港、推動AI和數據科學產業發展等。

 施政報告亦充份發揮香港「內聯外通」的優勢。對內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主動招攬內地企業利用香港平台「出海」;對外將推動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與東南亞的交易所深化合作,吸引更多東南亞發行人在香港第二上市。

 「改善民生是我施政的最終目標。」李家超說。施政報告以民生為壓軸專章,也是篇幅最大的一章,涵蓋土地房屋、交通運輸、醫療護理、社會福利、保障勞工、關愛共融等九個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範疇。重點措施包括增加公營房屋供應、豐富置業階梯、提升公營醫療體系、繼續精準扶貧等,還推出十一項措施加大支援中小企,更好地應對經濟轉型,以及成立「社會高齡化對策工作組」應對高齡化的挑戰等。

 施政報告還圍繞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文化、體育、旅遊協同發展等提出多項政策措施。

 李家超當日宣讀施政報告用時約三小時。他當日佩戴一條由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師生團隊設計製作的綠色領帶。該領帶顏色與施政報告封面顏色相匹配,其設計靈感來自香港三座知名大橋:港珠澳大橋、青馬大橋和汀九橋。李家超此前介紹,這三座大橋標誌著粵港澳大灣區緊密相連,象徵著香港聯通世界、具備國際視野,代表著香港和諧發展。

 「今天的香港,站在邁向『由治及興』的關鍵節點,我們正處於經濟轉型期。」李家超在結語中回顧了香港經歷過的多次經濟轉型。他說,這些轉型背後,承載著無數香港人拼搏奮鬥的故事,靠的是改革變通、自強不息。這些是香港人的特質,是香港成功的DNA。

 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

 【新華社香港九月十七日電】(記者曹霽陽)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十七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其任期內第四份施政報告。李家超宣佈,決定提升北部都會區(以下簡稱「北都」)發展的決策層次,將成立由他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簡化行政流程,拆牆鬆綁,加速推進北都建設。

 李家超表示,北都與深圳接壤,面積和未來人口約佔香港三分之一,是香港的戰略發展區域,具有巨大經濟價值和發展潛力,能創造大量職位,提升生產力。為更好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北都建設務必加速推進。

 由特區行政長官擔任主席的「北都發展委員會」,下設三個工作組:由財政司司長任組長的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組,按北都各指定發展區的性質和規模,設計發展及營運模式;由政務司司長任組長的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成立調研專班,研究北都大學城發展模式;由財政司副司長任組長的規劃及發展工作組,負責由規劃到執行的全流程管理,就統籌整合規劃、工程、土地、交通、環保等作全面部署,促進產業進駐,創造職位和提升生產力。

 李家超說,特區政府會簡化行政措施拆牆鬆綁,包括引入快速審批制度,降低工程成本並縮短工期;以試點形式推行「分階段開發」模式,參考內地「一點五級開發」概念,容許初期先建設和營運具先導性的低密度設施,再落實長遠發展;以多元開發模式,推動市場參與,加速發展;靈活批撥土地,推動企業落戶和投資;容許北都土地業權人主動交回政府計劃徵收的土地;以「按實補價」降低北都補地價資金成本等。

 李家超表示,將訂立加快發展北都專屬法例,授權特區政府制訂簡化的法定程序等。

 李家超還表示,香港將加快發展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特區政府今年內會公佈《新田科技城創科產業發展規劃概念綱要》,涵蓋頂層設計、產業定位和佈局、各片區的統籌發展、引導市場資源投入發展的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