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界對施政報告積極回應 會緊密圍繞政策注入動力

 【中新社香港九月十七日電】(記者戴小橦)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十七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拼經濟和惠民生的舉措。香港多個商會、企業和機構對此予以積極回應,表示將緊密圍繞北部都會區發展、創新科技應用、支持企業「出海」等政策方向,以實際行動為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與民生改善注入動力。

 施政報告中關於加快北部都會區建設的政策措施受到香港商界的普遍關注。香港中華總商會(簡稱「中總」)指出,施政報告中提出的簡化審批、靈活批地等「拆牆鬆綁」措施,能有效降低建設成本、吸引企業進駐,期待與特區政府加強溝通協作,進一步推動北部都會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資源深度融合。

 香港總商會同樣看好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潛力,認為施政報告提出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監督及加快落實建設項目,反映特區政府採取行動為本的策略。

 中華電力則表示,將全力以赴滿足北部都會區用電需求,根據發展進度提速推進供電工程,為區域發展提供能源保障。

 創新科技應用與產業升級是施政報告的另一重點。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簡稱「生產力局」)積極支持施政報告中關於推動人工智能(AI)發展、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推出「知識產權融資沙盒」及發展低空經濟等舉措。

 中總同樣認可施政報告中推動「AI產業化、產業AI化」的發展方向,支持成立「AI效能提升組」統籌政府與行業AI應用,期待加強AI在跨境電商、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商用。

 香港商界還認為,施政報告提到支持企業「出海」與深化國際合作,這將充份發揮香港「超級聯繫人」的獨特優勢。香港貿易發展局(簡稱「香港貿發局」)對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及「經貿一站通」平台表示歡迎。生產力局承諾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助力中國內地企業借香港「走出去」。

 此外,針對施政報告中推出為中小企業賦能的系列舉措,香港商界亦積極響應。香港貿發局與生產力局支持向「BUD專項基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注資十四億三千萬港元並擴大資助範圍的舉措。

 在綠色發展方面,香港商界認可施政報告相關政策的前瞻性。香港總商會提到,推動可持續航空燃料、氫能發展及電動車電池回收,能兼顧環境改善與基建升級。

 中華電力表示,將配合特區政府擴展充電網絡,助力香港二0五0年前實現車輛零排放及碳中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