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生活誌)在場或不在場    甘遠來

寫小說是一件有趣的事,建築一個相對獨立的時空,一件或許多件千奇百怪的事在此醞釀、誕生,在看似克制客觀的陳述當中蘊藏起伏不定的個人情感和意志,探討不同主題,藉由角色和事件說自己想說的話。

小說讓我最着迷的是,本人可以在場,也可以不在場。究竟小說裏面有沒有作者本人的故事或痕跡?而這就是小說創作者的特權了。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小說的題材百花齊放,不再囿於傳統的敘事。作為年輕的寫作人,我們應該書寫我們的生活,書寫那些生活在都市困境裏的故事,寫我們的焦慮、愚昧和痛苦,這個城市更需要當下真實的語言。

初窺小說一途,常會有大想法。一通狂飆突進地寫作後,自己再三通讀就會發現這篇作品不如人意,所求甚大,而呈現出來的結果是虛無、臃腫、空泛。寫小說最棹忌的大概是離地,故事情節的起承轉合不符合現實邏輯,給人一種不現實感。小說是在再現真實的基礎上重造敘事的藝術,人物對話和行動、情節發展再離奇也好,也需要符合最基礎的思維、行為邏輯,追求經驗的在場。這又衍生了一個新問題:缺乏社會經驗的我又如何能夠讓筆下情景具有真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