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消費現狀   喬捷

八月初回來澳門,也就是剛好在一個月的時間,我入住了同一間酒店兩次,有兩週開車過來珠海,竟都因為懶回家,而選擇在逛完商場以後直接在旁邊的酒店入住。這看起來好奢侈,因為我在珠海本身也有地方住,但因為是父母的地方,最怕就是住完要收拾,要不然好像過意不去,然而我又好懶,不想處理床單被鋪。住酒店還有個好處是不用再開一趟車回家,特別是路途遠或路況不好時,一旦把車停好了,就不想再開了。

當然,能夠這樣做並不是因為我有錢,而只是相對來說珠海的物價給我有這負擔得起的選擇。換轉是澳門的酒店房價,不可能刺激人經常想「今天不回家」,再加上澳門地方細,開車回家真的沒有那麼複雜和困難,所以說一方水土影響一方人的生活方式,隔個關、不同的物價,已經夠改變人的日常習慣。

有段時間我經常講橫琴對澳門人的方便之處,然而轉眼又過了一兩年,雖然橫琴是稍為旺了一些,但有兩點卻越來越沒有吸引力,一是物價越來越貴,比之於珠海,橫琴作為合作區,物價真的有點像趨同於澳門,消費越來越不自由。二來就是交通還是覺得不太方便,特別是像我們這種「澳車北上」,或者在拱北或青茂口岸出關的人,要走進橫琴真的路途遙遠。人都到了,確實不想再開車走回珠海市區⋯⋯然而酒店住下來,經濟實惠的也不多,配套、餐廳選擇也只能說還好。住過幾次,最後還是覺得珠海更抵玩一些。

小區域都在處於這種高度競爭,可以想像大灣區乃至全國的省市,其實都在面對相類似的問題。賣點、性價比、交通便利性,稍為弱一點就會被淘汰。澳門要改變現狀,靠社區消費大獎賞也不是長遠之計,說不定還拖了大改革的時機與節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