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遊蹤(四)  圖文/平川

 下午團隊消磨於希拉穆仁草原上,大家不是在假蒙古包外走來走去拍照,就是躺在蒙古包內欣賞它們特色的陳設和天花板,又或是走到更遠,去欣賞塞外的草原景致。入夜,團隊被安排到草原上的餐廳去參加特色的詐馬宴(據說傳統的詐馬是用一隻馬包著一隻羊來燒烤的),惟事前旅客必須先換上蒙古服飾才可以入席,導遊聲稱酒菜可以媲美皇帝宴。當晚酒席的場面十分講究,席間又有歌舞助興,惟供應的食物份量卻很少,而且味道也不可口,整晚在餐桌上,正式的肉乾只出現過幾小片,幸好這次不是自費,這倒比起幾年前須付費要幸運一些。

 餐後筆者與團友在戶外看月光,畢竟在一望無際的蒙古草原上,朦朧的月色,能把人的思緒帶到很遠很遠,自然又是另一番感受!深夜的草原寒風刺骨,估計那時的氣溫只有攝氏兩度吧!有些團友去了參加篝火晚會,跳著草原上的民族歌舞,藉此體驗一下蒙古族人豪邁奔放的文化風情,可筆者與那位澳門團友就選擇返回蒙古包,因為午夜的寒意,實在是吃不消,又或許這是因為晚餐吃得太少的緣故吧!

 翌日大清早,蒙古包外人聲嘈雜,原來旅行團的旅客,都爭相早起來欣賞草原上的日出,筆者從來都不是早起的鳥,錯過了,就只好趕快去吃早餐,因為餐後團隊將前往參觀綏遠城將軍衙署。將軍衙署位於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是清朝綏遠城駐防軍首領的將軍府衙,現在是國家二級博物館。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滿清為著進攻準噶爾汗國及控制蒙古西部的諸部落,決定在蒙古修建兩座新城,用以屯駐軍隊防禦準噶爾,其中在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建造的新城便是綏遠城。乾隆二年(1737年),原駐守山西的建威將軍旺昌奉旨改駐綏遠城,改稱「綏遠城將軍」,其府衙便是綏遠城將軍衙署。到了1909年,清廷的綏遠城將軍已歷經七十八任,都是在那裡駐紮,而清朝最後一位綏遠將軍是宣統末年的堃岫。到了民國元年(1912年),張紹曾被任命為綏遠城將軍,仍駐將軍衙署,只是把清朝的「綏遠城將軍衙署」改為「綏遠城將軍府」。2007年中,內蒙古文物交流中心與內蒙古清‧將軍衙署博物院合併,更名為「內蒙古將軍衙署博物院」。

 那天我們參觀了將軍衙署內的陳設及展品,也算是上了一堂歷史課,其間還順道參觀了「和碩恪靖公主府」。和碩恪靖公主是康熙的第六名女兒,她被指婚與蒙古人聯姻。其實滿蒙聯姻的政策,從來都是清朝的邊疆重要政策之一,早在滿清入關之前,就早有定制,其中多以「指婚」的形式進行,通過此一舉措結成姻盟,為鞏固清朝邊疆起了很積極的作用。

 公主府第建於1703年,位於歸化城的城北,由皇家御賜營造,風格與明末清初京畿地區的王府相似,總佔地原為600餘畝,現僅餘20畝,府第分四進五重院落,前有影壁御道,後有花園馬場,其他佈局都依例分佈,是目前國內唯一保留完整的清代公主府第,是中央政府治理和鞏固邊疆的體現。遊罷公主府,又是午餐時間,餐後團隊將到哈素海遊玩。◇(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