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9月3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吳一帆)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許多中國現役主戰裝備,尤其是新型裝備受閱。核力量裝備、反艦導彈、殲擊機等備受關注。
軍事專家宋忠平當天對香港中通社表示,留意到今年九三閱兵時長只有約70分鐘,軍人行進速度較快,體現出「兵貴神速」。其間多維度、立體化展現了中國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4支軍種,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4支兵種,以及中國軍方新一代武器裝備。
中國上一次閱兵是2019年10月1日國慶70周年閱兵。宋忠平表示,今年九三閱兵展現的武器裝備已完全超越了2019年。例如,新型巡航導彈方面,本次閱兵展示了長劍-20A空軍空射巡航導彈,鷹擊-18C海軍對陸攻擊巡航導彈,長劍-1000火箭軍高超聲速巡航導彈。而今年受閱的「驚雷-1」空基遠程導彈,「巨浪-3」潛射洲際導彈,「東風-61」陸基洲際導彈,「東風-31」新型陸基洲際導彈,首次集中展示了中國軍隊陸、海、空基「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已具備實際戰鬥力和保障力。
另外,裝備方隊壓軸出場的核導彈第二方隊中,12台大型導彈運輸車載著「東風-5C」液體洲際戰略核導彈浩蕩而來。宋忠平介紹,東風-5C是在原有東風-5B基礎上改進而來,整體重量達200噸,載荷能力更強,打擊範圍覆蓋全球。用「老將新兵」形容東風-5C恰如其分。另外,東風-5C可以實施衛星發射任務,發射的衛星則可以快速組網。
「本次閱兵展現了中國海軍裝備非凡實力。」宋忠平指,尤其是反艦導彈方隊載著鷹擊-15導彈和鷹擊-19、鷹擊-17、鷹擊-20高超聲速導彈駛過天安門廣場引人矚目,這些型號反艦導彈具備多樣化用途。此外,鷹擊-21也隨高超聲速導彈方隊受閱,這款導彈可以依靠艦載發射,用來打擊海上慢速移動目標,被譽為「航母殺手」。
殲擊機編隊中,殲-16D、殲-20、殲-35A、殲-20S、殲-20A震撼劃過長空。宋忠平表示,殲-16D是中國自主研製的電子戰機;而殲-20S、殲-20A作為殲-20家族的改進型號,前者是雙座隱身戰機,後者是適應未來戰場需要的隱身戰機。他特別留意到,今年閱兵中,殲-35機型兩次現身,一次是空軍型號殲-35A,還有一次是殲-35在海軍艦載機梯隊出場,同時出場的艦載機型還有殲-15DH、殲-15DT、和殲-15T。這反映出殲-35已在中國空軍、海軍兩軍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