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台山番石榴迎豐收 觸發僑胞「花稔」情結

 【中新社廣東台山八月二十九日電】(作者李曉春、郭軍)「大嫂,我剛從堂哥果園摘的這籃花稔,個頭大、皮色好,睇見就『好心喜』(台山話,形容發自內心的喜悅)!快拿去洗一下切開給大家吃!」近日,從美國紐約回台山探親的僑胞伍泳娜與親朋好友在祖屋小聚時說道。席間鄉音繚繞,其樂融融。

 據介紹,台山人口中的花稔,實指番石榴、芭樂,其果實、種子、嫩芽、葉片、根或根皮、樹皮皆可入藥,在清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年)《新寧縣志》卷八《輿地略下.果品》中,就有「石榴」(台山人將番石榴稱作「石榴」)的記載。如今,台山在台城、四九、沖蔞、大江、三合、端芬、白沙等鎮(街)都有小規模種植。

 「前段時間,我媽去白崗村番石榴果園跟老闆溝通好,摘了些花稔嫩芽和花稔嫩果回來切塊、曬乾,準備打包給大姑帶回香港,用來煲茶喝,有收斂止瀉、止血和燥濕健脾、清熱解毒等功效。」台山沖蔞鎮居民伍健新表示,花稔嫩芽和花稔果乾那獨有的味道,對於講究養生的老一輩台山人來說,是一道熟悉的鄉味。

 「上個禮拜表妹說要帶我們去摘花稔,直到走進大江鎮一個三十多畝的番石榴果園才知道,大家瞬間可以實現『花稔自由』。」近期從新西蘭回台山探親的僑胞雷志明稱,他記得以前老家菜園邊種有一棵花稔樹,兒時喜歡爬樹摘花稔吃,八歲那年為了摘樹梢上一個熟果,從樹上摔下來都不敢哭。

 近日,台山端芬鎮塘頭村中山公園的番石榴果園內,四十多畝連片果樹鬱鬱蔥蔥,拳頭般大小的番石榴掛滿枝頭,淡淡的果香在空氣中瀰漫開來,豐收在即。果園老闆娘羅金如根據客人的訂單,拎著膠桶穿梭在果樹間,熟練地將達到成熟採摘標準的番石榴剪下,輕輕放入桶中,不到一分鐘就摘滿一桶。

 「目前園內種有紅肉、脆甜、軟香三個品種的番石榴,這批果從七月份開始陸續成熟,從給小果套袋到成熟採摘約需二十八天。喜歡吃脆口點的,摘的時候注意不要選全面泛黃或泛白的,果皮青色略偏白的品質最佳;喜歡吃軟香一點的,就選熟透的摘。」羅金如在招待入園採摘的客人時介紹說,近日散客入園採摘價格為每公斤六元(人民幣,下同),多買的話價格還可優惠些。近期雨水偏多,熟果的甜度略有下降,運至江門當地水果批發市場的批售價為每公斤三元至七元不等。

 「以前這個季節,樹上的花稔肯定是留有月牙狀印記的,甚至有多重印記,那是附近小孩用手指甲掐的,以此判斷是否成熟。在農村長大的『七零後』『八零後』『九零後』沒少幹這事。」塘頭村村民阮樂業在帶客人入園採摘番石榴時透露,如今不需用手指甲掐就能判斷出成熟度,只要隔著透明套袋往裡看,果皮略偏白就基本熟了。

 「早幾天,有位墨西哥僑胞回台山探親,路過時看見我們在摘果,停車問有沒有得賣,得知可以入園採摘後,全車人都下車,各自拎著桶、拿著剪刀去選果,最後買走了二十多公斤,說帶回去分給親戚朋友吃。」台山市四九鎮一家番石榴果園的負責人伍啟安表示,因該果園靠近公路,客人喜歡入園體驗,重溫兒時摘花稔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