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累計 孵化、引進科技型企業百餘家
【中新社合肥八月二十八日電】(記者張強)記者二十八日從《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服務能力白皮書(二0二五年度)》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推進大科學裝置充份挖掘裝置建設運行中衍生的前沿技術,支持開展技術二次開發,累計孵化、引進科技型企業一百余家。
安徽省於二0一七年一月獲批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任務是建設世界一流大科學裝置集群和全球頂尖研發機構群,組織開展高水平研究,構建跨學科、跨領域協同創新網絡,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
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文峰介紹,經過八年多的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群效應明顯,形成運行、在建、預研謀劃十三個裝置梯次推進、三十餘個交叉創新平台體系佈局的格局,建成在建裝置數量位居中國前列。
此外,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後組建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數據空間、環境五大研究院,以及江淮前沿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已逐步成長為安徽省除中國科大、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之外的「科創第三高地」;培育引進一批高層次科研團隊和工程技術人才,組建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培養復合型人才。
劉文峰說,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原創性標志性創新成果湧現,取得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億度千秒」、穩態強磁場世界最高磁場強度、全球首艘純氨燃料內燃機動力示範船「氨暉號」首航成功等標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