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聞博見)投降──日本政府無奈的抉擇   茂欽

主戰派的壓力下,內閣宣布「默殺」

《波茨坦公告》,盟軍以戰逼降

抗日戰爭勝利在握,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美、中、英三國政府首腦發布《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除此一途,日本即將迅速完全毀滅。

日本內閣二十七日上午收聽到這一公告後,馬上召開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會上,軍方的陸軍大臣阿南、參謀總長梅津、海軍大臣米內、軍令部長豐田等反對投降,叫囂「寧可一億玉碎,堅決戰鬥下去」。屈服於軍方的壓力,首相鈴木於二十八日向新聞界談話云:「波茨坦公告不過是開羅宣言的改頭換面,無甚重要,政府的態度是默殺,亦即不予置理。」

美國得悉日本拒絕《波茨坦公告》後,決定給予嚴厲打擊,以戰逼降。八月六日,在廣島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這座城市立時夷為平地。八日晚上,蘇聯對日宣戰,紅軍兵分三路越過中蘇邊界,向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猛烈攻勢。與此同時,中國軍民轉入全面大反攻。

原子彈轟炸和蘇聯參戰,日本政府陷入了驚恐混亂之中,天皇在聽取首相鈴木與外相東鄉的報告後指示:日本已沒有力量再打下去了,應儘快結束戰爭。

鈴木於九日上午十點鐘再次召開最高戰爭指導會議,傳達了天皇的話。主戰派不敢公開抵制「聖諭」,提出了有條件投降,條件有四:保留天皇國體;盟軍不在日本登陸進佔;日本自己解散部隊;戰犯由日本自行處理。

會議期間傳來消息,第二顆原子彈在長崎爆炸。外相東鄉焦急地說:「日本已危如累卵,寶貴時間不能再拖延了。」

主戰派不聽,至下午一時仍難統一。鈴木於是宣布散會,於兩點鐘召開內閣會議,希圖由內閣作出決策。哪知也是兩種意見相左,爭論到晚上十點,仍沒有結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