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優化路氹區渠網並定期評估山體斜坡風險 群力冀當局加強防災意識

 【特訊】本澳日前暴雨來襲,導致路氹區出現山泥傾瀉及大範圍嚴重水浸的情況。群力智庫副理事長梁鴻細對事件十分關注,雖則黑色暴雨警告生效期間,氹仔及路環區錄得雨量比澳門半島高出近一倍,降雨量高造成水浸在所難免;然而,隨著近年極端天氣頻繁,加強路氹區防災減災的建設至關重要。期望當局提速優化區內的渠網及泵站的建設,以及升級地下排水系統,以有效排洪;同時,加緊巡查本澳的山體及斜坡,定期進行風險評估,將山泥傾瀉造成的環境風險減至最低。

 日前本澳在暴雨期間,多區有逾百毫米雨量。氹仔及路環山體皆出現山泥傾瀉,由於排水能力未能應付強降雨,讓路氹不少區域瞬間形成澤國,對居民出行造成風險。雖然當局迅速採取應變機制,即時派員清理雨水井、疏通渠道及檢查泵房,然而,是次罕見特大暴雨是對路氹區防洪排洪能力的巨大考驗,可看出當局在未雨綢繆的防災意識上仍亟待加強。

 坊間普遍認為,本次暴雨對內港等一帶低窪地區影響甚微,雨水泵房的建設起到很大的作用。梁鴻細對泵房的排澇能力表示肯定,期望當局參考內港雨水泵房的建設,提速啟動路氹東亞運大型泵站工程,實現有效的機械式排洪;優化區內的渠網排澇能力,定期清理雨水井、渠道及排水管道,確保暴雨期間排水暢通。同時,在低窪地區,如氹仔北安一帶,建設蓄洪池或地下調蓄庫,以暫存雨水後逐步排放,強化緊急蓄洪機制。

 此外,因應暴雨引致山泥傾瀉的情況,梁鴻細建議沿山興建截流式雨水管道,採取「獨立分流」的設計,將暴雨徑流導向海域,避免直接排入社區雨水系統,造成渠網壓力。並且,本次暴雨發生山泥傾瀉的地域,以往普遍評屬低風險,因此,期望當局引以為誡,加強本澳山體斜坡風險的檢測工作,定期對山體進行維護及巡查整治,降低極端天氣下造成山泥傾瀉的風險。同時,對於今次受水浸影響的商戶,當局宜鼓勵及提出補助措施,協助其安裝防水閘等設施;亦建議持續在社區推廣「海綿城市」的概念,增加透水鋪裝、綠化屋頂、雨水花園等,以減緩地表徑流,貫徹自發性防災意識,提前做好災害應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