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施政報告前瞻 文體旅融合發展顯成效

 【香港中通社8月16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嘉儀)香港新一份施政報告將在9月發表,如何推動多元經濟發展備受關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要促進文化體育旅遊融合發展,帶動本地經濟。一年來,這種融合發展成效顯著。

 近日,香港多組亮眼數字公佈,印證了這點:今年首7個月累計錄得約2800萬訪港旅客人次,按年增加12%;第二季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3.1%;受惠於訪港旅遊業強勁增長等,服務輸出按年實質顯著擴張7.5%。

 本屆特區政府力求創新,打造新熱點、推動盛事經濟。去年施政報告宣佈成立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在地區發掘和建設匯聚人氣、富吸引力的旅遊熱點;又提出發展盛事旅遊經濟,拉動零售和酒店業。

 今年,不同盛事在港舉行。容納5萬人的啟德體育園自3月開幕以來,已迎來多場國際體育賽事和演唱會,如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世界桌球大獎賽、足球盛會,英國樂隊Coldplay、台灣樂團五月天、歌手周杰倫等巨星演唱會都在此舉行。這些賽事、演唱會帶來大量周邊消費,創造的經濟價值相當可觀。

 以2023年至2024年為例,香港約有350場大型演唱會,即平均每月有約15場大型演唱會舉行。特區政府推算,觀賞演唱會的420多萬名觀眾中有超過150萬旅客,帶來約37億港元消費額,經濟增加值約22億港元,及經濟效益總值約為60億港元。

 香港旅遊發展局數據顯示,香港今年首7個月內地旅客佔2130萬人次,非內地旅客672萬人次,按年分別增加10%及16%。單看暑假初期的7月,訪港旅客439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12%。

 短途和長途客源均有增長,前者按年升12%,以日本、台灣地區表現較佳,後者按年升超過兩成,增幅主要來自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法國及德國。

 接下來,特區政府還有不少動作,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正落實推行9個具香港特色的旅遊項目,涵蓋生態、文化、美食等,迎合不同旅客的喜好,其中香港工業品牌旅遊將在第三季以先行方式推出,供旅客參觀、體驗和消費,向旅客展現「香港製造」的魅力。

 新一份施政報告正進行公眾諮詢。早前,廠商會向特首李家超提交建議書,也關注到工業旅遊,業界期望進一步拆牆鬆綁,放寬地契限制及活化工廈政策,降低企業轉型發展工業旅遊的門檻,鼓勵企業及旅行社開發相關路線,為開發多元化旅遊體驗創造更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