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跳碰)反受操控?  邱文

世界機器人大會、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先後登場,向人們展示未來發展大勢,也為科技創新刻劃時代里程碑,提供大家前沿科技、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有許多許多可能,也從這些想像中,實現人們構思空間,明天、明天的明天,可以是將想像變成現實。

人工智能、機器人,經過近年人們科技創新應用於不同場景,打破了思維局限,在多個領域呈現輔助人們的應用,也為服務人們、社會經濟建設開拓全新空間。每一次工業、技術革命,每一次科技迭代,莫不打破了人們想像,漸漸,成為大家生活、工作的助力。人工智能、機器人,只是其中一環,是從資訊科技世界的工業3.0版本,躍升至工業4.0的新世代,看只看,人們能否抓住這個演變契機,更好服務人類社會,助力大家過上更美好生活,開拓更廣闊工商業世界。

固然,人工智能、機器人,跟過去工業革命,如從蒸汽機,到電力的出現,必然衍生利害共存關係,一方面便利生產生活,推動社會創新建設發展;與此同時,也必然有「禍害」一面,令到人的「存在」價值被削弱或取代,以至淘汰跟不上發展大潮的一群。

只是,今天我們面對人工智能、機器人,在同樣勾起人們憂慮的危機意識中,似乎較過去每次工業革命更呈現深深疑惑和憂慮,人工智能不斷演進,機器人迅速迭代,會否有一天真的「取代」了人們,讓人反而成為附庸?如果說這是杞人憂天,又是否過於樂觀?

當科技創新飛速發展和高度深入人們工作生活,當人工智能、機器人成為社會中重要生產力的時候,人們反而會衍生「被取代」的憂慮,是從危機意識中感受到遭受重大威脅的必然情緒,那麼,是禍是福,正正是我們傳統思維禍福相倚相伏的理念,是駕馭它用於助力生活工作,還是倒過來被人「操控」?也許,看每個人、每個社會的應對,形成世界的「造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