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氣象局表示,位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楊柳」正逐漸增強,並以較快移速向偏西移動,不排除本周中期登陸台灣地區後,移近廣東東部沿岸。
氣象局表示:經過連日酷熱天氣後,本周將有熱帶氣旋逐漸靠近中國東南沿岸。
現時位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楊柳」,正逐漸增強並以較快移速向偏西方向移動,預料本周中期將趨近台灣地區。
由於發展條件不利,「楊柳」環流較小,預料登陸台灣地區後,強度將有所減弱。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預報模式對其隨後的路徑及發展仍有較大分歧。數值模式大致預料「楊柳」採取較偏北路徑趨向福建至浙江一帶,但部份數值及人工智能模式則預料採取較偏南路徑,移近廣東東部沿岸。
受高空反氣旋影響,未來一兩日天氣持續酷熱,隨著「楊柳」移近,本周後期驟雨增多及有雷暴,如果「楊柳」採取較接近廣東東部沿岸的路徑,本澳風雨將會更為明顯。
由於「楊柳」的路徑及發展仍有較大不確定性,本周後期天氣存在較大變數。氣象局將密切監測「楊柳」最新動態,並呼籲市民密切留意局方的最新天氣資訊,及早做好應對措施。
(又訊)澳門地球物理氣象局於七月下旬應邀出席於上海舉行的「二0二五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氣象專會-氣象人工智能賦能全民早期預警」,與來自世界氣象組織(WMO)、中國氣象局及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氣象機構代表、專家學者展開深入交流,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技術在氣象監測預報、災害預警等領域的創新應用,並推動區域及國際間的氣象合作。
會議期間,中國氣象局發佈全民早期預警中國方案「媽祖(MAZU)」,並推出「MAZU-Urban」城市多災種早期預警人工智能體等重要成果,為全球氣象領域的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實踐借鑒。自澳門地球物理氣象局與上海市氣象局簽署《滬澳氣象科技合作協議》以來,雙方積極推進「MAZU-Urban」應用領域的合作。地球物理氣象局作為該系統的首批應用單位,將與上海氣象局持續針對澳門沿海城市特點及氣象災害風險特徵,推動系統本土化適配與功能升級,為澳門的氣象監測、預警預報等方面提供智能化的技術支撐。
展望未來,地球物理氣象局將持續跟進氣象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趨勢,深化與國內外氣象機構的協同創新,不斷優化氣象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全面提升氣象災害預警能力與服務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