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成長)找媽媽  安然

「小蝌蚪兒小尾巴,游來游去找媽媽,媽媽媽媽你在哪兒?來來來來我來啦!來了一隻大青蛙。」

童年時,常聽大人唱着這首《找媽媽》歌。沒想到,到了中年,依然會有「找媽媽」的情懷。

每個人從出生到上學,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時間可數。上高中、大學,步入社會,漸漸地遠離父母,甚至遠離出生地。我的父親十二年前去世後,母親便獨自一人生活。小弟不放心,於是給母親的房間裝了監控。一方面是為了讓我在想念母親時,能通過手機監控軟件實時看到她;另一方面,若母親頭暈或有其他身體不適,也能及時發現。就這樣,只要不忙,就會查看手機,想知道母親在家做甚麽呢。有時,我轉動監控的雲臺,卻發現前後房間都不見母親的身影,「找媽媽」的情感又拉着我回到了童年。

仍記得,小時候放學回家,離家遠遠的就開始喊「媽媽」,而媽媽有時在家做家務聽不到我的叫喊聲,或是外出尚未回家,而我早已哭着找媽媽了。如今回想起來,因為找不到媽媽而大哭的場景雖有些好笑,但那時對父母的依賴是非常強烈的。隨着年齡的增長,這種依戀才慢慢減少。這也是為甚麼當成為父母時,想多陪伴孩子的原因。

小時候,父母常常對我們心存不安,我們走到哪兒,他們的心就隨着走到那兒。如果可以,他們一定希望能有一雙眼睛遠遠地注視着我們:我們摔倒了,他們希望能把我們扶起;我們玩得太過,想提醒我們;我們哭泣,他們能及時安慰。這一切,都是父母的愛。

時光荏苒,轉眼間,我們成了父母。父母供我們讀書識字,支持我們努力實現理想,走向更廣闊的人生道路。然而,曾經熱鬧的家,隨着兒女長大,卻漸漸變得冷清。父母也由健壯變得蒼老,日子變得寂寞,身體日漸衰弱。這些心情,都是身在異鄉、心有所牽掛的我們這些中年人的共鳴。孩子需要我們的照顧,而年邁的父母亟需我們的關注。

當我在手機監控中看到母親獨自在家忙碌一日三餐的身影,一天數着要吃很多藥的場景,心中不禁泛起無限感慨。思念和牽掛,只能透過實時監控影像得以緩解。

父母無私的愛養育了孩子。然而,在忙碌的生活中,當我們成為父母時,卻常常忽視對父母的關心與愛。如果有條件,需要我們創造更好的「找媽媽」方式,常回家看望父母,與父母共度晚年美好的親情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