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日前,由澳門關愛兒童協會主辦,澳門基金會資助之「關愛粵港澳大灣區兒童及青少年《愛國愛澳》國情教育座談會」落幕。關愛協會會長辛曉嵐表示,是次活動旨在深入推進國情教育,弘揚愛國愛澳情懷,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
參與《愛國愛澳》國情教育座談會全體人員合照
國情教育座談會日前假漁人碼頭會展中心會議廳舉行,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别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社會工作部代表楊慧延,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李偉農,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青年發展處職務主管薛鳳翹,澳門社會工作局機構輔助服務組代職務主管蔡木錦,澳門立法會議員李良汪,澳門關愛兒童協會理事長、環球新聞報社長邱躍進,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院長高勝文,澳門關愛兒童協會會長辛曉嵐,澳門台山青年會理事長伍劍佐,澳門思匯網絡理事長潘思翼,北京師範大學澳門學生聯會副理事長呂穎昕,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副理事長黃琬澄,以及多名專家學者、社團代表及居民等近百人出席。
辛曉嵐表示,澳門作為「一國兩制」的生動縮影,承載着向青少年傳遞「家國同心」的使命。在座的兒童與青少年,是澳門的明日棟樑,更是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青春引擎」。國情教育,就是要幫他們解開「國家」與「澳門」的共生密碼:從國家蓬勃發展的脈絡裏,看清澳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機遇座標;從澳門煙火日常的溫度中,觸摸「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唯有讓「愛國愛澳」真正成為青春底色,青年人才能在未來的灣區舞台上,守住根脈,抓住機遇,成為連接家國與世界的橋樑。
主講嘉賓葉農教授以《小城與大國─澳門在中國歷史進程中扮演的角色與作用》為題作學術講座。
主講嘉賓高勝文博士以《澳門社團愛國愛澳特質與社會發展─基於澳門社團領導科學與輔弼之道分析的視角》為題作學術講座。
主講嘉賓趙起超博士、陳浩副研究員以《澳門中小學愛國愛澳教育實踐成效探究》為題作專題報告。
辛曉嵐、Ariana Angelina Anok Novo以《澳門慈善仁者崔諾枝》為題作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