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註冊香港本地公司總數逾百五十萬家創新高 引資逾千七億元創近二萬職位

 【新華社香港八月十日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十日表示,截至七月底,註冊香港本地公司總數逾一百五十萬家,註冊非香港公司逾一萬五千家,兩項數字均創歷史新高。自二0二三年一月至今年七月,投資推廣署已協助一千三百三十三間企業在香港開設或擴展業務,引入一千七百四十億港元首年直接投資,並創造逾一萬九千個新增職位。

 李家超當日在社交媒體發佈《施政.再報告》短片指出,全球獨一無二的雙向平台功能和優勢,令香港既能吸引外資來港開拓業務並探索內地市場,又能協助內地企業進軍海外。不少外資企業在香港找到商機開店並不斷擴張;也有不少內地企業信賴香港能力,聯同「港隊」共同探索海外新興市場。

 他說,香港持續引入海內外優質企業來港落戶或擴展業務,提振本地經濟、增加就業機會。在經濟轉型期要有更新、更有創意的服務和產品,可考慮結合線上線下的創新營銷方式,迎合市場喜好。香港具有穩定和潛力無限的消費市場,還可作為試水跳板,協助海外企業開拓內地市場。

 李家超說,特區政府近年積極聯合香港和內地商界認識不同市場,包括中東和東盟國家,未來會繼續攜手開發更多具潛力的新興市場,為香港和內地商家拓展商機,平衡投資組合,抵禦地緣政治挑戰。

 內外資雙向賦能,共繪香港商業新圖景

 【中新社香港八月十日電】(中新社記者香盧平)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十日披露,截至今年七月底,註冊香港本地公司總數逾一百五十萬家,註冊非香港公司逾一點五萬家,兩項數字均創歷史新高。從日式雜貨店前的長隊到中國內地餐飲巨頭的上市鐘聲,近期香港零售市場的品牌競逐熱烈。在這場看似激烈的「品牌圍城」之下,是充滿新機遇、新活力的商業新圖景。

 在筆者看來,海內外品牌選擇香港並非偶然,恰恰印證了香港這座城市對內外資的獨特吸引力。香港成熟的法治環境、高效的物流網絡、國際化的消費群體,不僅讓這裡成為新品測試與模式驗證的理想實驗室,更扮演著助力品牌走進內地或走向世界的「跳板」角色。

 日本老字號鰻魚批發商「四代目菊川」,去年底在香港設立首家直營料理專門店,開業即迎來門庭若市的景象。在這家香港分店運營方mum Holdings HK Limited公司中華區總經理張梟珩看來,香港是不可替代的國際商業展示窗,目前香港店的成功已吸引美國投資者關注。

 內地餐飲集團綠茶集團有限公司一年內在港連開七家分店,並於今年五月成功在港上市,上演了「加速擴張+資本進階」的雙重突破。該集團副總裁陶冶表示,在香港的整體營運指標超出原先預期,集團把香港作為國際化的橋頭堡、出海第一站,並以香港作為「跳板」再拓展至其他海外市場。這種「借船出海」的智慧,讓更多內地企業通過香港平台,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據更有利位置。

 在這些企業來港落戶過程中,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會為它們提供「全鏈條支持」,包括土地、稅務和融資等便利措施,以及量身定製的來港發展方案等。自二0二三年一月至今年七月,投資推廣署已協助一千三百三十三家企業在本地開設或擴展業務,引入一千七百四十億港元首年直接投資並創造逾一點九萬個新增職位。這些數據體現了特區政府與市場主體的良性互動:通過「一站式」服務簡化流程,以針對性支持為企業提供便利,為香港持續吸引投資、激發商業活力提供有力支撐。

 「品牌圍城」下的香港,正迎來多元商業力量的深度融合。在這場融合中,「引進來」與「走出去」雙向發力,鞏固了香港作為國際商業樞紐的地位。在國家發展大局中,香港正以「超級聯繫人」的角色,為全球資本流動和產業協作搭建高效橋樑,穩步推進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