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熟日常)東西大不同  向南

我們去里斯本那一趟旅程,找了當地有名的導遊,有名是因為他是全葡萄牙僅有的三個會中文的官方導遊,這個有法國和葡萄牙血統的年輕人,不只會流利的普通話,還會法語、西班牙語等五種語言,而且記憶力特別的好。聽他介紹自己十六歲上大學,二十八歲就創業自己開旅行社,也就完全不會感到驚訝,根本就是我心中最完美的那種學習天才。跟這種人在一起,溝通沒困難,一天過得非常不費勁,回想起都感到愉快,也難怪這個從來未去過澳門的葡萄牙人,會有那麼多澳門熟客,而且對澳門人澳門事都瞭如指掌。

單是選酒店這件事,他就說東方人和西方人選酒店的原則和標準很不一樣,像歐美人,一般到其他國家旅行,特別在歐洲,都會選些特色酒店,例如由皇宮、教堂或修道院改建成的酒店,這種酒店有歷史感、小巧,在歐洲各國都有非常多這樣的住處,而且非常受歡迎。這是除了一般省錢住民宿之外的歐美旅行者最喜歡的住宿選擇。

然而以我自己為例,這種古舊的宮殿肯定不在我選擇之列,第一個問題就是衛生,另一個問題就是上落及配套,在過去的建築上,哪怕後來改建也很難合乎現代人的生活習慣。而這方面,據導遊小馬說,亞洲遊客到歐洲,基本都是差不多的想法,就是會選豪華的、設備齊全的新式酒店。因為在里斯本,其實適合亞洲人標準的酒店真的不多,我自己選時一眼就看中的酒店,據導遊說也是澳門政府部門到訪葡萄牙時最喜歡選的酒店。

到了巴黎我也發現了自己住的地方,就特別多華人及印巴、東南亞膚色的人入住。東方和西方人的文化,單是住宿和飲食差異已經那麼大,完完全全是兩個世界,要交流和磨合,其實真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容易,語言上能溝通,可能只是最皮毛的一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