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不震)澳葡輕食裡的創意與匠心  聶風

 日前觀賽澳門羽毛球公開賽時,在賽場偶遇一家頗有新意的食店——OLĀLĀ。剛巧日前剛在電視上看過它的介紹,好奇心驅使下便進店一試。作為金沙中國集團認證的「創新地標性澳葡輕食品牌」,這裡的食物果然創意滿滿,製作也顯出相當的認真。

 從最基礎的馬介休球就能看出巧思。除了傳統做法之外,他們還大膽的研製出加入了黑松露、鹹蛋黃或流心芝士的口味,每種口味都各有亮點。或許是採用烤焗而非油炸,這些馬介休球比常見版本更軟身,內餡飽滿扎實,口感與味道的豐富變化,讓人忍不住多嘗幾個。

 而傳統土生食品TACHO(葡雜,即葡式雜煮)更是讓人驚喜。豬手、雞肉、白蘿蔔、豬皮、臘腸、椰菜等配料一應俱全,炆得格外入味。最難得的是處理得乾乾淨淨的豬皮,連一絲「雜質」都沒有,入口軟糯全無硬梗,吃得格外放心。我點的那碗裡,豬手燉到皮骨分離,肉質卻依舊嫩滑;雞肉輕輕一夾就散,鮮美的湯汁更是被我一飲而盡。

 相比之下,辣沙甸魚批因以麵包做的外皮略厚而感到偏硬。但他們的豬扒三文治值得力薦,調味上的確有點水準,更難得的是將豬扒煎得香氣四溢,牢牢抓住了這道經典小吃的精華所在。飲品點了鹹檸加梳打水,味道中規中矩。

 作為賽場內的小食店,定價雖屬中高,但分量實在,性價比還算合理。同時聽說他們的正店在草堆街,下次有機會,定要專程探訪一番。也更期待他們未來能有更具澳葡特色的創意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