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八月四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梁嘉軒)近期,蚊傳疾病基孔肯雅熱在粵港澳大灣區傳播,香港特區政府聯同港鐵及住宅小區物管公司加強防控工作。至於雨水充沛的夏季,市民要如何防範?衛生專家建議從防蚊和環境清理兩方面齊預防。
香港日前錄得一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而從二0一六年至二0一九年,本地每年錄得介乎一至十一宗個案,全部為輸入個案。
為防範基孔肯雅熱,特區政府食物環境衛生署已針對早前的病例進行了病媒調查及針對性滅蚊工作,並於個案病人的住所及於病發後曾到訪的地點,加強防蚊滅蚊工作,包括在相關地點附近二百五十米範圍內樹木茂密的地點進行密集式霧化處理工作;以及每星期巡查上述地點,清理積水,施放殺蟲劑及清除遺棄的水載容器等。
香港特區政府行政會議成員高永文醫生接受中通社記者訪問時表示,相關防控工作難以覆蓋到香港所有角落,因此市民不能僅依賴滅蚊工作,而是要提高防蚊意識,如清理家中積水、出門穿長袖等措施也十分重要。高永文說,現在市面上的滅蚊燈產品亦有一定的效果,「要先讓自己在生活空間不會受感染」。
為提高市民的防範意識,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港口衛生科已在各個口岸加強有關基孔肯雅熱的宣傳教育工作,同時加強巡查四周確保環境衛生良好及有效落實防蚊措施。其中,港口衛生科人員四日聯同港鐵人員到落馬洲站及附近範圍視察,並提出可落實於車站及相關區域的防控蚊患措施建議。
高永文表示,就算有一人被感染,他沒有被另一隻蚊子叮咬,則可以防止傳播病毒給下一個人。同樣地,若市民做好防蚊措施,即可以有效降低自己被感染的機會,因為這種病毒目前是不會人傳人的。
為讓社區人士提高對蚊患的警惕,有區議員聯同關愛隊向居民派發驅蚊水、蚊貼,提醒他們做好防蚊措施。相關活動初見成效,有市民表示會做好防蚊措施,並減少帶孩子到公園遊玩。
就過去而言,香港乃至粵港澳大灣區過去較少受基孔肯雅熱影響。香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對中通社記者說:「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一些過去蚊媒並不廣泛流行的區域,其蚊媒密度已顯著上升。」對香港而言,當前正處於疫情防控的早期階段。梁子超說,若此時能有效控制蚊媒數量,防止病毒在人群中大規模爆發,則可以避免蚊子形成持續性感染。
食環署呼籲,市民要繼續提高警覺,及早於家居及其他環境採取防蚊及滅蚊措施,包括妥善棄置汽水罐和飯盒等容器。此外,食環署亦建議市民和物業管理公司,保持溝渠暢通及填平凹陷的地面,以防積水,並每周最少一次以鹼性清潔劑擦洗溝渠和排水明渠,除去可能積聚的蚊卵。
【香港中通社八月四日電】香港上月暴雨連連,香港天文台四日表示,香港七月總雨量為六百零一點七毫米,較正常值三百八十五點八毫米高約百分之五十六。
天文台指,由於上半年雨量遠低於正常,今年首七個月累積雨量只有一千零四十六點一毫米,較同期正常值一千四百六十八點二毫米少約百分之二十九。
此外,七月亦較正常炎熱,平均最高氣溫三十二點四度,較正常值高零點八度,是有紀錄以來七月份的其中一個第九高。平均氣溫二十九點五度及平均最低氣溫二十七點四度,分別較正常值高零點六度及零點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