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江門古村落鮮卑文化「破圈」煥新

 【中新社江門八月三日電】(中新社記者 張璐)僑鄉源氏宗祠、鮮卑南遷史跡、非遺涼茶技藝……當下,在廣東僑鄉江門鶴山市龍口鎮霄南村,融合多種數字技術的線上展廳正生動演繹著鮮卑文化場景,吸引海內外遊客慕名而至。

 霄南村始建於南宋時期,古稱「堅城鄉」,由鮮卑族源氏家族南遷定居形成,至今已有七百多年歷史,形成了兼具鮮卑傳統與僑鄉特色的獨特文化,二零一九年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二零二五年,廣東文藝職業學院設計與工藝美術學院(下稱「廣文藝設美學院」)組建跨專業的十九支「數創霄南」突擊隊(下稱「突擊隊」),深入霄南村,開展數字化導視系統和文創產品設計等,助推僑鄉古村落鮮卑文化「破圈」煥新。

 突擊隊負責人、廣文藝設美學院高級工藝美術師陳少煒介紹,突擊隊師生通過走訪村民,梳理霄南鮮卑源氏南遷史料,融合當地代表性景觀元素,將「霄」與「南」兩字巧妙組合,創作出展現霄南歷史脈絡的系列鄉村壁畫,現已成為遊客的「打卡點」。

 「通過壁畫創作,我們將霄南古村的歷史積澱、生活場景和發展願景轉化為視覺語言。」陳少煒稱,突擊隊師生創作的霄南鄉村系列壁畫,既展現宗祠文化,又融入鮮卑「燒番塔」等特色民俗。該系列壁畫運用AR技術實現動態交互,遊客掃碼後,畫中的歷史人物便會以三維動畫形式「講故事」。

 走進霄南村史館,一本泛黃的《源氏大宗族譜》印記著鮮卑南遷史。突擊隊師生以霄南村鮮卑源氏始祖源賀雕像、源氏祖訓為創作靈感,設計出獨特的文創印章。「這款印章在方寸之間,連通古今,體現了鮮卑文化的傳承。」陳少煒說道。

 龍口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源廣和盒仔茶(下稱「甘和茶」)是霄南村鮮卑族後裔源吉華與三個兒子於一八二一年創立,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甘和茶以其消暑解毒的功效,馳名海內外。二零一七年,香港鄉親源樂明返鄉創辦企業,實現甘和茶的規模化生產。二零二零年,甘和茶被列入鶴山市第三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突擊隊師生挖掘甘和茶的非遺製作技藝,通過3D建模和AR視頻等數字化技術,將甘和茶製作的傳統工藝流程精準記錄,構建沉浸式數字展廳,推動甘和茶文化在海內外傳播。遊客掃碼甘和茶雕塑,即可查看藥材3D圖譜並體驗工序互動。

 陳少煒表示,突擊隊師生通過採集霄南人文自然和鮮卑文化史料,目前已完成十六套完整的品牌系統設計,開發互動遊戲,並?通過構建視覺識別系統、導視系統和IP形象,實現霄南古村落的跨媒體、多場景展示。「目前,我們開發的三十多款僑鄉鮮卑主題文創產品,已開始投入生產。」

 「僑鄉鮮卑文化具有極為鮮明的特色。我們將以數字化技術賦能霄南古村文旅發展,通過模型製作、空間建設和線上佈展等方式,打造『霄南e遊』,助力僑鄉鮮卑文化遺產走向海外。」陳少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