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八月三日電】(記者張明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率司局長三日出席在元朗公立中學舉行的二0二五年施政報告第二場地區諮詢會,繼續聽取市民對新一份施政報告的意見和建議,約一百二十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市民參加。
地區諮詢會歷時兩小時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由行政長官和司局長聽取市民發表意見;第二部份是小組討論,出席市民分為四組,圍繞「拼經濟謀發展」和「惠民生建未來」兩個主題深入交流。行政長官輪流與每個小組的市民交流和討論,聽取意見。
當日,李家超出席諮詢會後見媒體時透露,政府從不同途徑收集市民意見,目前已收到五千五百份意見書,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十,感謝市民重視公眾諮詢、踴躍建言獻策,許多意見具有啟發性。地區諮詢會是每年施政報告諮詢的重要一環,過往三年都有把收到意見納入施政報告。
他分享自己三點體會,市民普遍認同本屆政府勇於改革,處理多年來「老大難」問題,如以簡樸房取代劏房、解決網約車問題等;其次是政策要宏觀微觀兼備,宏觀方面要發展經濟,還要以微觀政策改善民生;另外,社會重視北部都會區發展並支持加速,認同北都是未來發展新引擎。
李家超強調,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期,外圍環境有很多不確定性,但機遇大於挑戰。面對轉型階段,各行各業在調整進程有不同步伐,經濟轉型不能逆轉,會使未來的經濟更強大,是香港打敗對手的必經之路,其他世界不同地方面對的挑戰比香港更大。只要香港市民求進求變,就能戰勝對手,生活亦有更好保障。
李家超表示,政府會制定積極政策,創造機遇,也會支援面對壓力的企業,帶領社會乘風破浪。他高興聽到不同意見,未來團隊會密鑼緊鼓,細心整理市民意見。
施政報告公眾諮詢已於六月十六日展開,政府至今舉辦超過四十場諮詢會,包括兩場地區諮詢會。公眾人士未來一段時間可繼續循不同途徑,包括施政報告專題網站和社交媒體帳號、電話熱線、電郵、傳真及郵遞等方式提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