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建青頭潛鴨繁育種群 裴國榮 崔志平 張凱
河北衡水濱湖新區資源保護局8月1日消息,青頭潛鴨人工繁育與野化放飛研究項目在衡水湖取得階段性成果,成功建立世界首個穩定的青頭潛鴨自然繁育種群,將為全球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實踐經驗。
位於河北省衡水市的衡水湖面積75平方公里,是華北平原保持沼澤、水域、灘塗、草甸和林地等完整濕地生態系統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線上的重要驛站,同時是世界極危物種青頭潛鴨在全球範圍內的核心繁殖地與越冬地之一。
河北衡水濱湖新區資源保護局副局長張余廣稱,該項目由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動物園與河北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合作開展,經過兩個完整繁殖期,不僅數量有巨大突破,並且積累了涵蓋繁殖習性、棲息地需求的寶貴實踐數據。
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夥伴關係協定(EAAFP)青頭潛鴨專家組主席、中國青頭潛鴨保護與監測工作組組長丁長青介紹,基地內建設的野化訓練網籠,嚴格參照野生青頭潛鴨棲息地選擇特徵,模擬自然濕地植被結構、水域環境及食物鏈特徵,為人工繁育個體提供了科學的野化訓練環境。◇(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