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二零二五年度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科研資助項目評審會議於七月二十八日在哈爾濱舉行。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下稱「科技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鄭冠偉、國際合作局局長兼港澳台事務辦公室主任范英杰及兩地共十四位評審專家出席會議。會議聽取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下稱「自然科學基金委」)代表匯報二零二五年度聯合科研資助的申請情況及各自評審的結果。
嚴謹評審機制,遴選科研項目
本年度聯合資助計劃於三月五日截止申報,共收到一百三十項有效申請。科技基金與自然科學基金委秉持「獨立評審、雙重把關」原則,經兩輪專業評估與結果核對後,將共同推薦的候選項目提交聯合會議審議。與會專家就項目創新性、可行性及跨域合作價值進行熱烈討論,最終通過投票遴選出二十項支持名單。
促進兩地交流合作,推動科技創新進步
自二零一六年一月簽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科學技術合作與交流諒解備忘錄》,科技基金與自然科學基金委據此展開聯合科研資助工作,使兩地在基礎研究及應用基礎研究等領域的科技發展獲得顯著推動,促進了大學、研究機構及研究人員間的合作與交流,為培養創新人才、提升澳門的科技創新實力作出了重要貢獻。本次評審會議後,科技基金與自然科學基金委隨即舉行工作會議,圍繞合作舉辦聯合資助項目結題交流會進行討論,進一步確定項目結題評估流程、交流會議形式等。
培育科技人才,助力經濟適度多元
透過兩地的科研合作,澳門科技界能夠更好地接觸國家級科研資源,參與國家級科技計劃,從而提升科研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已逐漸在中藥質量研究、微電子、先進材料和太空科學等領域形成學科優勢,助力澳門參與建設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同時亦培育了更多產學研轉化的人才,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注入新動能,為大灣區發展提供科技人才。
實地調研項目進展,深化產學研協作
在哈爾濱期間,科技基金與自然科學基金委的代表還共同開展了聯合資助在研項目的匯報交流,期間到訪哈爾濱工業大學聽取項目負責人介紹聯合資助項目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等。雙方代表亦提出通過兩地科研團隊的互訪及共同進行實驗等形式進一步加強合作,充份發揮雙方的優勢,提高項目的完成質量。另外亦到訪哈爾濱醫科大學參觀藥學院實驗室,了解該校在大健康領域的成果轉化情況,並鼓勵該校科研團隊多與澳門科研單位合作交流,分享科研成果落地及產業化的成功經驗,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