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數十國徵對等關稅 誰受影響最大?

 【香港中通社8月1日電】(記者關秀英)分析認為,敘利亞徵收的對等關稅為41%,作為稅率最高的國家也將是經濟遭受最嚴重衝擊的國家。雖然敘利亞對美出口規模較小,但高達41%的關稅將使其有限的出口商品(如農產品和紡織品)失去競爭力。考慮到敘利亞經濟已因長期衝突而脆弱,此舉將可能進一步加劇其經濟困境。

 老撾和緬甸稅率均為40%,這兩個東南亞國家的稅率僅次於敘利亞,至於兩國對美出口主要集中在紡織品、服裝和農產品,高關稅將直接影響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尤其是緬甸,其經濟高度依賴出口導向的製造業,40%的關稅可能導致企業利潤大幅縮水,甚至引發供應鏈轉移等後果。

 稅率為39%的瑞士是西方國家中稅率最高,其製藥和高精度製造業(如鐘錶和醫療設備)將受到顯著影響。瑞士對美出口以高附加值產品為主,關稅將推高其產品價格,可能削弱其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

 另外,作為美國鄰國和主要貿易夥伴的加拿大,美對其徵收35%的稅率,勢必對其汽車、能源和木材出口造成重大打擊。分析指出,加拿大對美出口佔其GDP的比重較高,高關稅可能導致其供應鏈重組,加速其企業在美設廠以規避關稅的可能。

 台灣地區對美出口以電子產品和資通訊設備為主,2024年對美出口總額達1114億美元,其中伺服器和電腦佔比近半。20%的關稅雖低於最初預期的32%,但仍對其出口導向型經濟構成壓力,尤其是伺服器和電腦產業。

 印度的關稅為25%,關稅將影響其紡織品、製藥和IT服務出口。專家認為,25%的關稅可能迫使印度企業尋求其他市場或調整供應鏈,而且其多元化經濟結構可能能緩解部份衝擊。

 截至當天,已達成協議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有歐盟、日本和韓國,他們的稅率為15%,並承諾分別投資6000億、5500億和3500億美元,開放汽車、農業和電子產品市場;至於越南、印尼、菲律賓的稅率則分別為20%、19%和19%,這些國家都通過開放市場和投資換取較低稅率;英國稅率為10%,作為美國的盟友,其談判進展順利,關稅影響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