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老廠房「邂逅」新消費 城市更新激活多業態

 【中新社長沙七月三十日電】(作者向一鵬)餐廳內的人間煙火、茶館裡的談笑風生、藝術市集的時尚秀......在湖南長沙,廢棄的老廠房正以餐廳、藝術中心、文創園區、老茶館等形態重煥生機。

 每到夜晚,位於長沙樹木嶺的新梁倉文創園燈火通明,各品牌餐飲店賓客如雲。

 這裡曾是湖南電力系統的一處老廠房。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這片十三點五畝的土地上機器轟鳴,承載著長沙工業發展的輝煌記憶。隨著產業轉型,廠房逐漸閑置,變成堆滿雜物的「城市邊角料」。

 「我們要打造有故事的美食聚集地。」新梁倉項目負責人余雷介紹,項目承襲原有的工業風,結合現代化的復古設計,打造集美食餐飲、休閑趣遊、文創娛樂於一體的新地標。

 自今年三月試營業以來,新梁倉迅速成為長沙夜經濟的「流量擔當」。據統計,這裡夜間客流佔全天總量的百分之七十五,帶動周邊新增五百多個就業崗位。「深夜十二點還要排隊等位,人太多了。」暑期來長沙旅遊的江西遊客劉軍說。

 近年來,長沙通過一系列城市更新,將廢棄或閑置的工業廠房重新「激活」,賦予其新的功能,成為城市新地標和創新創業熱土。

 「第一次走進這座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老廠房,我就被吸引住了,這裡空間寬敞。」三年前,退役軍人李剛來到龍驤集團四興客車廠,租下一萬平方米的老廠房進行改造。

 他和團隊保留了廠房的工業文明與現代生活印記。隨著藝術市集、攝影工作室、汽車俱樂部相繼入駐,老廠房變成文化創意園區。廢舊品也被改造成一件件裝置藝術品,如一輛舊電動汽車搖身一變成為「流浪照相館」,吸引遊人打卡。

 位於長沙湘江西岸的錦秀拾光.零七三一街區,建在長沙錦綸廠舊址之上,長沙國控集團將其打造成「文化創意+工業文旅+民生配套」的都市新型潮集大市場。尤其是雲集了近四百家商戶的生鮮市場,讓沉寂多年的老廠街恢復了煙火氣。

 馬王堆茶館曾是長沙汽車電器集團有限公司的舊址。茶館面積近五千平方米,可供兩百多人同時喝茶休閑。「這裡保留了門窗、桌椅等大量的老物件,我每天在這喝一杯茶,可以和鄰居及朋友們聊很久。」住在馬王堆老茶館附近的長沙市民鄧健說。

 北京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執行院長沈體雁表示,長沙通過推進城市更新,保留工業歷史肌理的同時注入新業態,讓老城區煥發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