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七月三十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梁嘉軒)為向外界系統地說明香港近年持續向好的發展情況,特區政府三十日繼二0二一年後再次發佈香港營商環境報告。其中,香港新股集資(IPO)額按年升六倍,恆指表現亦顯著造好。
報告整合了政策優勢、人才到港宗數、境外企業落戶量等多方面的數據,協助境外人士及投資者更清晰地掌握香港的情況。
財政司司長引述市場數據指出,恆生指數較去年上升百分之十八後,今年以來已再上升百分之二十七。上半年每日成交額上升百分之一百二十,截至今年七月中,港股有五十二宗IPO,集資額近一千三百億港元,按年上升約六倍。
此外,截至六月底,所有人才入境計劃合共收到近五十萬宗申請,當中近三十三萬宗獲批,近二十二萬人已經到港。
而人才流入與全球優秀企業落戶香港有著相輔相成的作用。自二0二三年一月至二0二五年上半年,投資推廣署協助超過一千三百家內地和海外企業在香港開設和擴展業務,這些企業帶來超過一千六百億港元外來直接投資。
同時,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於二0二二年十二月成立,至今共引進八十四間重點企業來港開設或拓展業務,當中不少是市值或估值過百億港元的創新科技企業,擁有行內前沿技術。
報告同時指出,引進辦引入或協助擴展在港運營規模的企業,在未來數年將合共為香港帶來約五百億港元的投資,同時創造逾兩萬個職位。
陳茂波說,香港第二季的經濟增長數字將於當日的下一個工作日發佈,香港第一季的經濟增長為百分之三點一,他在回應記者提問時預告,第二季的數據將維持上述勢頭。
就商廈供需的平衡上,陳茂波表示,當香港一直發展經濟,一直招商引資的時候,越來越多企業進駐香港,自然能消化香港的辦公房及存量房。
他以引進辦的數據為例,他們所引進的企業已使用一百六十八萬平方呎的地方。他同時指出,特區政府會配合商業用地的轉型,並舉例有大學購入大廈用作宿舍,指出從供應和需求上,雙管齊下,處理辦公房。
陳茂波形容,這些數字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地緣政治環境下是重要的,能讓世界各地的商界朋友和投資者更深入地了解香港在不同領域的實況和機遇,及香港在維持長期繁榮穩定下,成商界安全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