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慘案中最令人心寒的,莫過於由至親之手釀成的傷害。日前香港荃灣悅來酒店發生的四屍命案,正是這樣一場血腥的案件──三十七歲的父親在移民前夕,揮刀殺害三十六歲的妻子及六歲、三歲的兒子,隨後縱身墜樓。這場悲劇的背後,據指是情緒病如同定時炸彈般的潛伏與爆發。
七月二十七日凌晨四時四十五分,便利店職員率先報警。警方抵達關門口街悅來酒店時,發現一名男子從十八樓墜落在馬路中央,送醫後於五時零三分證實死亡。進一步勘察十八樓套房時,更令人震驚的景象浮現:房門從內扣着防盜鏈,剪開鏈條後,女死者仰面倒在客廳,兩名幼童分別伏屍於兩側睡房的床上,三人頸部均有致命刀傷,其中六歲男童前臂還有抵抗性傷口,三歲男童胸口甚至有四處刀痕。客廳沙發上,一把二十四厘米長的尖頭廚刀染滿血跡,刀刃已彎至變形。
據調查,男死者曾任職紀律部隊,七月剛離職,原計劃八月舉家移民,五月起便租住該酒店套房。他在社交平台的最後留言透露出絕望:因情緒病嚴重困擾,擔憂無法照顧家人,字裏行間滿是對生活的無力感。朋友看到貼文後緊急報警,卻終究沒能阻止悲劇。
警方強調,死者無財務壓力,也未提及工作困擾,唯一的異常便是情緒問題。荃灣警區助理指揮官盧自力表示,男死者疑似受抑鬱症影響,案件無家暴前科,正通過科學鑒證還原事發經過,重點調查其情緒崩潰的誘因。令人唏噓的是,有消息稱男死者名下資產及保險金合計達二千六百多萬元,本可支撐家人未來生活,卻因情緒失控走向絕路。
這場悲劇撕開了情緒病的隱蔽性──它如同潛伏在家庭中的定時炸彈,平時或許被習以為常的生活掩蓋,一旦爆發便可能摧毀一切。當最親近的人被情緒陰霾吞噬,家人往往因「習以為常」而忽視預警信號。正如這宗案件中,死者的情緒困擾早已通過社交平台流露,卻未能及時得到有效的干預與疏導。
相較於物質保障,家人的心理狀態更需要被關注。二千六百萬元的遺產換不回三條人命,倘若情緒病能被更早察覺、妥善治療,或許這場移民前的告別,不會以這種慘烈的方式上演。目前案件仍在調查中,但留給社會的警示已然清晰:正視情緒問題,為每個家庭築牢心理防線,才能避免類似的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