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國家命運與人的命運連結 喬捷
文化藝術是一個國家的名片,對外是他國對我們的尊重與敬意,所謂愛屋及烏,對內可以打動人心、凝聚力量,增加家鄉人和國民的歸屬感與認同感。托迪以其歌聲,讓當時保守的社會願意為她開了一次方便門,特許她在自己的國家以女性的身分上台演出,也算讓其他的女性看到了曙光,隱隱地燃點起把錯誤制度改過來的希望。
只有做出好的作品,才有機會改變。只有強大到被廣泛地愛着,我們才有條件做更多的事、幫助更多的人。葡萄牙自十九世紀便開始進入衰退期,托迪的人生彷彿也如出一轍,那年代的葡萄牙也從未充分肯定過她的貢獻與成就。
一八零一年,托迪再次回國定居波爾圖,一八零三年她丈夫去世後便正式引退。一八零七年法國全面入侵葡萄牙。一八零九年,法軍攻到波爾圖。自此,托迪哪怕以其名氣能保得住性命,卻在往後二十多年中面對着動盪、困頓與疾病。托迪於一八三三年十月一日以八十高齡離世,死前已完全失明。她被葬於里斯本基亞多區的化身教堂(Igreja da Encarnação)墓園,據說墓地如今已被其他建築物覆蓋,托迪的遺體至今仍長眠於其地下,未能遷葬。這大概也就是國家命運與人的命運之間的聯繫吧,而悲劇的命運,往往是人為的,特別是獲得統治者身分或被賦予管治者資格的──人。(歐洲見聞‧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