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首次林草種質資源普查 共發現植物新種廿七種
【中新社南寧七月二十一日電】(黃令妍 劉永珺)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巧玉二十一日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廣西第一次林草種質資源普查共發現植物新物種廿七種,如全州櫻花、靖西楠、三江麻竹等,以及廣西新記錄物種四十二種,極大豐富了中國生物多樣性本底資料。
廣西是中國南方重要生態屏障,生物多樣性豐富度居全國前列。二0二0年八月,廣西第一次林草種質資源普查試點啟動,並於二0二一年四月全面鋪開。此次普查全面摸清廣西林草種質資源家底,首次發現和收集整理了一批優良、珍稀和特色林草種質資源,健全完善林草種質資源保護利用體系。
據介紹,本次林草種質資源普查發現的廿七個新物種,多集中於喀斯特地貌和南嶺山地等特殊生境,例如石灰岩區域發現的靖西楠、石山油桐、毛花金花茶等物種,為印證廣西石灰岩區域是未被充份探索的生物多樣性寶庫提供支撐。
基於新物種的發現,廣西有針對性地制定保護策略和措施。例如,毛花金花茶、桂西短蕊茶等山茶科植物被發現,在提升山茶種質多樣性的同時,通過對其種質資源收集和實施精準保護,確保了其稀有遺傳資源長效存續。
廣西新物種的發現,拓展生物多領域研究空間。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這些新物種,了解其生態習性、遺傳特徵等,找到其在醫藥、農業、工業、生態等領域的潛在應用價值,從而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合理開發利用。三江麻竹、全州櫻花等物種的發現,為相關產業發展、新品種培育提供了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