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煥新開街

 【中新社長春七月五日電】(高龍安李彥國)隨著「新民一四四五」雕塑揭幕,歷經四個多月保護提升的長春新民大街五日正式開街。這條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城市軸心大街,顯露出嶄新的面容。這也是吉林省首條「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開街當天,大街兩側的偽滿時期歷史建築大院面向公眾開放,同時揭幕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紀念展、偽滿綜合法衙舊址專題展、偽滿國務院舊址專題展。

 新民大街兩側有十餘處院落,其中五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年二月,長春啟動新民大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提升活化利用工程,在不對文物本體產生任何擾動的前提下,通過文物院落修復,嚴格保護和延續街區的歷史肌理、空間尺度和景觀風貌。

 由長春日報社舊址改建的長春歷史文化博物館是新民大街歷史文化街區的核心工程。偽滿皇宮博物院學術研究部主任王昊介紹,館內基礎展陳六百餘件,包括多件一級文物。

 改造後的新民大街,人行步道拓寬了,讓行人既能感受到歷史文化氣息,又舒適愜意;沿街院落打開了,釋放的四點五公頃空間打造成口袋公園,為市民遊客提供休閑新空間;二四多家特色品牌入駐,形成全新的文旅業態佈局。

 王昊表示,新民大街濃縮了長春近現代歷史各個時代的符號,承載著完整的抗爭史、建設史與發展史,這種「可進入、可觸摸、可感知」的體驗,將使其成為「以一條街帶動一座城」的治理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