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這顆心)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是會微笑 星雲大師 劉長樂
星雲大師:有人的地方就有事,有事必然有是非。是非雖然起於人我,只要我們懂得照顧自己的心,就不會被人我是非所困擾。處世也要懂得以有限的生命來追求無限的永恆,能在橫逆來時不怨不尤,在病苦來時不驚不怖,在譏謗來時不辯不苦,在榮寵來時不驕不慢,這就是禪心,這就是人間佛教。
長樂先生:我的名字就含着「開心」的意思。我出生於上海的長樂路上。當時父親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我哥哥生在新中國成立時,取名為「全勝」──「全國勝利」;而我要晚兩年,所以就是「長久快樂」。可能是因為名字的原因,我一直秉承「要開心」的觀念,不管遇到甚麼事情,想想就過去了,對自己、對別人,都努力保持着豁達、開放的心態。
星雲大師:佛教中也有一個「長樂」的形象,就是布袋和尚契此。他生活在唐末五代,有個大大的肚子,身體十分肥胖,臨終前說了「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四句偈語,人們才知道原來他就是彌勒佛的化身。契此留有一偈:
「是非憎愛世偏多,子細思量奈我何。
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
若逢知已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六波羅。」
以契此為原型,後人又加上了笑口常開的特徵,就形成了矮身大肚、蹙鼻笑口的典型彌勒彿形象,昭示眾生:做人當寬容、快樂。
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是人會微笑,因此有表情是力「人」最大的幸福。所以對於徒眾性格的培養,我的要求是將自己的「神」提起來,做個有活力的「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