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這顆心)人生就像一隻旅行箱   星雲大師 劉長樂

我在二十歲以前,也跟一般人一樣,總是祈求佛陀加持我,讓我聰明,讓我進步, 讓我能衝破一切難關,讓我能順利學佛求道。

慢慢地,到了四十歲以後,有一天,我反觀自照,發現這仍然是一種自私的貪求。因為所求都是「我的」師長、「我的」父母、「我的」朋友不盡如法。於是從四十歲到五十歲,我的祈願又有了一番突破,我就為世界和平、國家富強、社會安樂、眾生得度而求。這時候,自覺自己是在實踐《華嚴經》所說的「但願眾生得離苦, 不為自己求安樂」。

當五十歲過去的時候,我又忽然心有所感:每天都要求佛菩薩為世界、為社會,那我自己是做甚麼的呢?所以,五十歲以後,我開始祈求諸佛菩薩,讓我來代替天下眾生負擔業障苦難,讓我來承受世間人情的辛酸冷暖,讓我來實踐佛陀的大慈大悲,讓我來學習如來世尊的示教利喜。

長樂先生:大師的修「心」原來也經歷了這樣的歷程,您能給普通人講講如何自我修行,增加心的「電力」嗎?

星雲大師:以靜心對動心。很多人浮躁不安,不知道生活的目的。佛經上說:「靜心投入亂念裏,亂念全入靜心中。」我們在每日的生活中,不能缺乏滌清塵慮、自我寧靜的訓練工夫,佛教說禪定中可以發為無上的智慧。

以信心對疑心。懷疑也是根本的煩惱之一。《大智度論》說:「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唯有以信心的手,才能採掘佛海的寶藏。

以真心對妄心。經上說:「心中有佛離心念,念得心空及第歸。」我們的心紛紜虛妄,要以正念的真心來對治。甚麼是真心呢?就是泯除差別,平等一如的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