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這顆心)人生就像一隻旅行箱 星雲大師 劉長樂
星雲大師:快樂的確是要自己創造的,讓別人給你快樂比較困難。快樂在哪裏? 在我們的心裏。心是我們的工廠、我們的能源、我們的活水,幸福、快樂的泉源就在我們的心中,要學會製造。
自己如何創造快樂的泉源?比方讀書、發心、服務、為人間做好事……久而久之,自然就能心開意解了。佛教重視「自覺」,自我覺悟了,也就能得到快樂。
人不快樂是「心」生了病。中國有一句俗話說:「藥石醫假病,真病無藥醫。」所謂的真病,指的就是心病。柴陵郁禪師悟道後,曾說了一首詩偈: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
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我們的心本來具有無限的潛能,蘊藏無盡的寶藏,但是由於無明造作,紛逐於五欲塵勞,使明鏡股的清淨自性,失去了光明,不能發揮應有的功能。那麼怎麼才能找到本心的快樂呢?我們應該以智慧之光,照破心中的一切迷妄,滌盡心中的所有污垢,將心中所含蘊的「佛的性能」──佛性,完全地顯露出來,以戒除貪、嗔、痴、慢、疑。佛陀說了八萬四千種法門,譬如貪病,若不持戒律以去除,心必定隨着貪欲四處紛飛奔逐;瞋病若不修禪定以根治,心則生活在焚烈的火焰之中,很難做到「如如不動」的境界;痴病則唯有智慧才能治療,從「痴」字的構造來看,痴不是沒有知識學問,而是知識學問有了偏失,產生魔障,這種世智辯聰如果運用不當,對社會人群的危害也就更大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