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這顆心)讀書是一種實力指標  星雲大師 劉長樂

還有一本書《世界是彎的》,戴維‧斯密克寫的。前兩年不是有本書叫《世界是平的》嗎?講的是世界全球化,戴維‧斯密克並不反對全球化,但是他認為全球化會給世界的金融體系和經濟結構帶來非常多的困難,潛伏着非常大的危機,這種危機早晚要爆發。二零零九年的世界金融危機使他這本書一夜走紅。這本書的多元思維方式和逆反的心態能幫助我們更客觀、更全面地看問題。

另外,山崎豐子的《不沉的太陽》、《命運之人》等書都很有意思,山崎豐子八十多歲還能寫出這樣的上乘之作,很不容易。當然,我還在讀大師的書和佛教經典, 這些經典對我們做人、做事有非常有益的啟示。

星雲大師: 多元思維和廣泛的知識很重要,千萬別把書讀窄了。在《張老師》月刊上,我看到一則老師與學生們的對話《我能學到甚麼?》很值得深思。

學生問老師:

「學習數學能學到甚麼?」「精確!」

「學習文學能學到甚麼?」「真誠!」

「學習宗教能學到甚麼?」「虔誠!」

「學習歷史能學到甚麼?」「智慧!」

「學習法律能學到甚麼?」「人權!」

「學習經濟能學到甚麼?」「供需!」

「學習社會能學到甚麼?」「和諧!」

「學習美術能學到甚麼?」「審美!」

「學天文能學到甚麼?」「遠見!」

「學習倫理能學到甚麼?」「尊重!」

「學習海洋能學到甚麼?」「包容!」

「學習地理能學到甚麼?」「開闊!」

「學習政治能學到甚麼?」「妥協!」

學生反問老師:「如果我不學呢?」「無知!」

所以,閱讀甚麼類型的書不是第一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思考了,是否收穫了甚麼。機巧的人輕視學問,淺薄的人驚服學問,聰明的人卻能夠利用學問,所以一個人在為學做人與處世上,必須充實學問,有了學問才會有遠見,有遠見才能進而力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