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鏡人語)光鮮的外表下,有難以言說的代價 李倩恩
澳門金碧輝煌的娛樂場所,相對高額的人工,佔總人口近三分之一數以十萬計的外勞,特別是近二十多年來,每年動輒一萬元的現金分享,還有政府向合資格居民公積金賬戶注資,等等。讓外界羨慕不已,趨之若鶩,尋線索攀關係找門路移民過來。
然而,賭博單業獨大的澳門,在光鮮的表象之下,卻有着難以言說的沉重代價。以今年第一季度以例,全澳門共有十八宗自殺個案,年齡介乎廿九至七十二,較上一季減少七宗,較去年同期減少四宗。此十八宗案例中,十六宗為澳門本地人口,兩宗為外地遊客。主要原因與賭博或財政問題、精神病,以及慢性或生理疾病有關(詳情見《華僑報》2025年5月17日澳聞版)。
雖然報紙並無明確列明有多少宗自殺案例是與賭博有關,但把賭博排在自殺原因的第一位,足見賭博自殺在所有自殺案例中所佔的比重。
無需諱言,每年不能自我管控,自我約束,經不起誘惑的爛賭、嗜賭、好賭的本地人口,總是屢見不鮮,前赴後繼,大有人在。這些賭徒裏,有人因此走上違法犯罪之路,也有人因此踏上黃泉不歸之路。這種因牽扯賭博而或犯罪或自殺的代價,是澳門市民不能承受之重。
多年以前,台灣澎湖也曾準備開設賭場,但最後在公投中沒有得到大多澎湖民眾支援,而成為泡影。民眾反對開設賭場的主要原因,也是他們無法承受賭博帶來的負面效應。
所以,澳門民眾,在享受經濟發展的紅利的同時,應該更多的關注、關心、關切那些飽受賭博困擾不能自拔之人,盡可能的幫助他們,走出泥潭,走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