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機械智鏈全球共生共贏  唐小晴

 作為世界第三大工程機械產業集聚地,以三一集團、中聯重科、鐵建重工、山河智能、星邦智能5家全球工程機械50強為引領的中國工程機械產業正協同發展,構建共生共贏產業新生態。

 5月15日至18日在長沙舉行的第四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正印證著這一點。三一集團聯合產業鏈夥伴在展會上推出了四大數字液壓核心產品及技術成果。「通過跨領域協同創新,為國產高端裝備裝上了『中國芯』。」中國液壓氣動密封件工業協會理事長杜旭東說。

 「解決了傳統液壓系統精度欠佳、效率不高等行業痛點。比如,汽車起重器穩鈎功能應用數字液壓元件後,吊鈎最大擺動角度從6.5度降到2.1度,精準度提升超60%。」三一集團總裁助理、泵送研究院院長賀電說,本次發佈的系列產品已成功應用於新能源礦山裝備、高精度機床等20餘個高端場景,關鍵性能指標超越國際同類產品。

 參會行業專家表示,此次發佈的數字液壓技術體系將加速中國工程機械智能化轉型,重塑全球產業鏈競爭格局,也意味著中國構建起完全自主的數字液壓技術體系。

 官方數據顯示,湖南現有工程機械主機及配套企業880餘家,已形成千億級重要產業集群。省會長沙涵蓋中國工程機械產品品種的85%。去年,湖南省工程機械出口316.3億元(人民幣,下同),首破300億元,同比增長20.3%,實現了從「產品出海」到「產業出海」,憑藉智能化、綠色化「圈粉」全球。

 多家工程機械企業高層認為,今天的產業發展愈發強調生態,而構建生態就必須擴大「朋友圈」,建立社群。無論是產業本身發展,還是走出國門闖蕩全球,都須組隊形成合力。

 展會上,湘浙皖魯豫五省簽署區域合作戰略協議,加強在工程機械產業領域的協同發展。

 「隨著合作深入,五省有望在技術創新、市場份額等方面取得顯著突破,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提升中國工程機械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長沙工程機械行業協會秘書長袁振說,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加強國內區域間產業合作成為提升產業競爭力關鍵。

 位於湖南湘潭的中部國際機械園已有12家世界前50強工程機械品牌4S店和120餘家工程機械零配件商入駐;湖南嶽陽湘陰工程機械再製造產業園構建了輻射國內外的工程機械再製造產業高地。湖南長沙、湘潭、岳陽三市亦攜手共拓產業發展新局面。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正向「共生共贏」邁進,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全球產業格局。在業內人士看來,唯以開放姿態推動技術共享、市場協同,才能為世界基建貢獻可持續的中國力量。◇(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