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評口)我「讀」故我在  泳藍

 小說作為文學作品其中一種主要的表現方式,一直以來都遵循著一套嚴謹的規範,結構、用詞、章節、篇幅等從極短篇至長篇,載體的(紙張)厚度也是能具體地表現出來。及至九十年代初網絡文學的誕生,小說文體在網絡空間也出現了激烈的演化,隨著人類的社會活動越趨碎片化,網絡小說的章節自由以及天馬行空的故事長度無限延伸,都為離不開手機生活的人們,在僅餘的零星空檔裡可以感受到文字的魔力。國內曾經風行一時以神魔大戰、仙班奇緣為題的電視劇,大部份便都是來自網絡小說的改編,最近掀起熱話的動漫《我獨自升級》原著也是韓國的網絡小說,據悉另一部口碑不俗的《全知讀者視角》也正籌備動漫化,而它早已在台灣地區受到不少關注呢!

 為了讓「小人物成為大英雄」的主流套路有足夠發展空間,《全知讀者視角》的主角金獨子帶領著人類一方面對的敵人,幾乎是所有已知的神話故事人物而且是世界性的,包括北歐神話宙斯、中國神話黃帝、印度神話濕婆、當然還有日本和韓國神話等,在過五關斬六將的過程中,金獨子與隊友幾乎走遍整個地球、天界和地府,憑藉已知那些與小說幾乎一模一樣的殘酷內容,他每每能夠捷足先登,面對無可抵抗的對手也能安然無恙。然而當一切都似乎盡在掌握之中時,與故事中登場人物共渡患難的時光,令金獨子開始思考小說人物與自己的關係,究竟是他閱讀了故事人物,令他們得被看見,還是因為有了這個故事,自己藉著閱讀才得以被證明存在?

 哪怕已經完結的小說故事,金獨子仍以機關算盡的態度,希望朝著所想的結局進發,也不會為周遭的人物想得太多,畢竟那些只是達到目的道路上被使用的「工具」罷了。只是越接近尾聲,金獨子從故事人物裡看到了更多面相的自己,因為討厭世界而成為的壞蛋、因為相信正義而誕生的英雄、因為妒嫉而創造的美少年,一個又一個在現實生活裡想要卻又不可能達成的願望。正是因為對小說情節的熟悉,他逐漸認識到自己其實也是投射到故事裡的各個不同性格的角色,作為讀者的他,閱讀這部小說使得他渡過了艱難的童年,看著各個角色在文字行間的成長,令他不再感到孤單,小說裡的登場人物,也正是同心協力地讓金獨子得到成長。

 究竟是小說人物因為讀者的閱讀而存在,抑或讀者壓根兒只是想從眾多的人物中讓自己的存在得到認同?在「作者已死」的論調下,被閱讀後的故事已經獲得新生命,而《全知讀者視角》的吸引之處,正是作者藉著金獨子在故事裡的反思,一個曾經憤世嫉俗、要從故事人物的悲劇令自身傷痛得以緩解的讀者,他的救贖並非來於自身有多大的權能,而是可以有多大的醒悟和寬恕,放下個人的執著,接受他人的愛與關懷,不論在現實世界或是魔幻的小說情節裡,認真地再讀/活一遍,重新珍惜當下的眼前人,包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