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北京五月十一日電】(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莊恭百)「不節食、不運動,喝中藥就能減肥,這簡直是『懶人福音』!」第三次來北京廣安門中醫院複診的蘇紫向記者分享減重體驗。蘇紫表示自己比上月複診時瘦了四公斤。二零二五年內地「體重管理年」啟動至今兩月有餘,北京不少醫療機構推出更多減肥花樣,掀起新一輪減重熱潮。
記者打開醫院掛號平臺瞭解到,廣安門中醫院內分泌科室下設有「肥胖門診」,不少醫師簡介中的主治病症都包含「肥胖」。據熟悉該醫院的人士介紹,該醫院於上月底推出「瘦肚子」項目第一期,許多對腹部減重有精準需求的民眾報名熱情高。
「醫生一般會開十四幅藥,也就是半個月的量。」蘇紫拿著醫生開好的藥方去代煎。除喝中藥外,該醫院還有針灸、埋線等「花樣」減重方式。
只喝中藥就能減肥?中醫愛好者王東告訴記者,「中醫講究『治病必求於本』,即找出疾病根源。肥胖分成胃熱型、脾虛型、肝氣鬱結型等,通過『對症下藥』來減重正是這個原理。」
除中醫減重外,醫療機構通過飲食食譜減肥的方式也在北京流行。北京協和醫院、同仁醫院、北醫三院等知名醫院營養科均推出相關服務,專家號「一號難求」。
「胖了減,減了又胖回來,來來回回減了一百多斤了。」曾反覆與體重「鬥爭」的唐梅,最近將希望寄託在協和營養科「明星醫師」陳偉上。去年年底,唐梅掛號成功,通過醫生給出的一日三餐食譜,開始「高蛋白減重」,現已減重近十公斤。
不同於中醫針對「病根」的治療方式,西醫則是通過每一餐的精準配比來減重,更考驗患者的自製力。以社交媒體上流行的協和減肥食譜為例,一日三餐中蛋白質、主食和蔬菜的攝入精確至克,並輔以適量的運動。不少網友表示,這種減肥法的秘訣是「一定要堅持」,反之則會失敗。
值得一提的是,這場「減重戰」不僅在醫療機構中進行,近期還有不少商家也開始助力減重。京東發起了「減重得現金」的活動,特定時間(約二十天)內減重二點五公斤可獲得五百元(人民幣,下同)獎勵,每多減零點五公斤加一百元,現有不少參與者獲獎;運動戶外品牌迪卡儂發起「減重大作戰」,最多可得二百元運動獎勵;輕食、代餐、體重管理保健品等產品在內地的市場規模也在增加。
本輪「減重熱」還要追溯到今年三月。中國「兩會」期間,國家衛健委主任雷海潮提出「體重管理年」三年行動,「國家喊你減肥」話題一度衝上互聯網熱搜。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華山醫院醫生張文宏也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體重管理不僅僅是減肥那麼簡單,很多都跟慢病管理有關。
近年,內地民眾的超重肥胖率升高是這場全民減肥的背景。《體重管理指導原則(二零二四年版)》中提到,若超重肥胖問題得不到有效遏制,二零三零年中國成人、兒童超重肥胖率將分別達到百分之七十點五和百分之三十一點八。「全民減肥」迫在眉睫。
從世界範圍來看,諸多發達國家早已開始重視身體健康、體重管理等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