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九日電】(作者 王夢瑤 尹倩芸)清明假期結束,「五一」假期又將到來,有平台預計今年中國「五一」假期熱度將達到近三年峰值,一波又一波的假日文旅熱潮突顯中國消費潛力。
幅員遼闊造就了中國多種多樣的地域風情,北方遊客到椰林沙灘體驗熱帶生活,沿海居民去西北看「大漠孤煙直」,內陸居民到海邊賞「海上生明月」……
龐大的消費群體和多樣的旅遊資源共同帶來巨大的人員流動以及旅行消費。
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國內出遊人次十七點九四億,比上年同期增加三點七五億,同比增長百分之二十六點四。國內居民出遊總花費一點八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同期增加零點二八萬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十八點六。中國鐵路部門最新預測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期間,中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一點四四億人次,同比增長百分之四點九。
在線旅遊平台攜程近日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中國「五一」假期旅遊消費呈現「縣域逆襲」新特徵。
綜合多平台數據,小城目的地通過「微度假綜合體+非遺活化」模式完成配套升級。四線及以下城市消費升級趨勢顯著高於三線及以上城市,前者市場旅遊熱度同比增長百分之二十五,增速高出高線城市十一個百分點。
人文特色也成為旅遊消費一大熱點。
因小餅夾烤串的獨特吃法和熱情舒適的旅遊環境,山東淄博近年來吸引大批遊客。淄博官方藉此熱度打造旅遊強市,致力於到二0二六年接待國內外遊客六千五百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六百四十億元以上。
被《黑神話:悟空》帶火出圈的山西大同,也因極具東方美學的古建築持續吸引遊客。今年清明小長假期間,大同全市六家重點監測景區纍計接待遊客三十九點五萬人次,同比增長百分之五十三點六三,實現門票收入一千六百一十三點五七萬元,同比增長百分之三點七九。
文旅是促進消費的重要抓手,中國各有關部門均在積極部署。
因應「銀髮經濟」,各地鐵路部門近期加密開行銀髮旅遊列車,通過「一車直達、多景串聯」激發老年群體消費潛力。四月二十七日,贛南革命老區開出的首趟「贛閩風華」號銀髮旅遊專列載著八百六十五名遊客踏上為期十七天的旅程。陝西也於日前增開銀髮旅遊列車,致力打造「三秦四季」省內銀髮旅遊列車產品體係。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相關負責人日前透露,今年「五.一九中國旅遊日」主題月期間,各地將突出惠民樂民,出台惠民舉措超六千項、引導合作單位投入惠民補貼超十億元,集中推出文化和旅遊消費券包,進一步釋放旅遊消費潛力。
中國消費的對外吸引力也正在提升中。四月二十七日,中國商務部等多部門發文優化離境退稅政策,將離境退稅起退點下調至兩百元,同時擴容國貨商品,將老字號、非遺產品等納入退稅範圍,吸引更多外國遊客「購在中國」。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孝松對中新社表示,這些政策不僅將促進各地文旅事業發展,還能變成旅遊消費的真金白銀。在當前形勢下,對促進國內大循環、推動經濟健康持續增長、應對外部不確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