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第五批人質交換 以哈停火協議仍存隱憂

 【香港中通社二月九日電】當地時間八日,以色列與哈馬斯完成第五批人質與囚犯交換。當天,哈馬斯釋放三名被扣押人員,移交給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以方釋放一百八十三名被扣押人員。

 巴勒斯坦方面消息稱,一百八十三名被以色列釋放的囚犯中,有七人因嚴重受傷需住院治療,指責以方監獄存在「暴力」與「虐待」行為。

 以色列軍方則表明,三名獲釋的以色列人質已順利返回以色列。隨著三人的歸來,二百五十一名被劫人質中,仍有七十三人留在加沙,其中卅四人已確認死亡。

 以總理辦公室隨後發表聲明稱,由於當天獲釋的三名被扣押人員狀況不佳,且哈馬斯屢屢犯下罪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會採取必要措施,阻止事態繼續惡化。

 這是以色列和哈馬斯雙方自一月達成停火協議以來,第五次進行人質交換,同時也正值雙方就停火協議第二階段展開談判的前夕。這項協議旨在為戰爭的全面結束鋪平道路。

 另外,巴勒斯坦外交部八日發表聲明,譴責內塔尼亞胡的「種族歧視與反和平言論」,並稱其同時侵犯了沙特的主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行委員會秘書長侯賽因.謝赫也發表聲明,譴責以色列方面提出的「在沙特領土上建立巴勒斯坦國」的言論。

 埃及外交部八日也發表聲明,強烈譴責以色列方面的言論,稱其「不負責任且無法讓人接受」,嚴重違反了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準則。蘇丹外交部同日發表聲明,稱以色列方面言論「不負責任」,是對國際法準則的嚴重侵犯。

 內塔尼亞胡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可以在沙特建立一個巴勒斯坦國,那裡擁有很多土地。

 內塔尼亞胡稱巴勒斯坦人可在沙特阿拉伯建國 利雅德譴責

 【中央社利雅德九日綜合外電報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訪美期間開玩笑稱沙特阿拉伯國土廣袤,巴勒斯坦人可在當地建國,言論引發爭議。沙特外交部今天發佈聲明,公開譴責這項驅離巴勒斯坦人的說法。

 路透社報道,內塔尼亞胡近日在美國華府接受以色列第十四頻道專訪,當時記者不慎口誤將「巴勒斯坦國」說成「沙特國」,並隨即更正說法。

 內塔尼亞胡則開玩笑回應,「是巴勒斯坦國…除非你希望巴勒斯坦國在沙特阿拉伯境內,他們領土很大的」。

 內塔尼亞胡的言論曝光後,埃及和約旦紛紛予以譴責。開羅當局還批評,他的說法「直接侵犯沙特阿拉伯主權」。

 利雅德當局則表示,沙特珍視「兄弟之邦」仗義直言,「這種佔領式極端主義心態無法理解巴勒斯坦領土對我們的兄弟巴勒斯坦人民有著何種意義,也不會理解巴勒斯坦人與這些領土的良知、歷史和法律連結」。

 【中央社加沙地帶八日綜合外電報道】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治下的加沙地帶衛生部今天指出,哈馬斯與以色列之間的戰爭,造成至少有四萬八千一百八十一人命喪加沙地帶。

 法新社報道,哈馬斯與以色列先前達成停火協議,這項協議已經於一月十九日生效。

 但隨著瓦礫堆下不斷發現遺體、死者身份確認或民眾傷重不治,加沙地帶衛生部公佈的死亡人數每天仍持續增加。

 加沙地帶衛生部表示,過去四十八小時記錄到有廿六人喪命,並已確認先前的逾五百七十名死者。

 衛生部還提到,從二0二三年十月開始的以哈戰爭,已經導致十一萬一千六百卅八人受傷。

 以色列一再對加沙地帶衛生部的數據表達質疑,但聯合國(UN)認為這些數據是可靠的。

 哈馬斯釋泰國人質五人抵曼谷與家人相擁喜極而泣

 【中央社曼谷九日綜合外電報道】一年多前遭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自以色列擄至加沙地帶的五名泰國工人,日前獲釋之後,今天返抵曼谷機場,與親人相擁並喜極而泣。

 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馬斯」二0二三年十月七日突襲以色列,殺害約一千二百人,並擄走約二百五十人當人質;以色列隨後對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帶發動軍事行動,十五個月的戰火造成當地約四萬八千人喪生。在各方斡旋下,雙方今年一月十九日達成停火協議。

 法新社報道,哈馬斯一月三十日釋放的五名泰國人質,今天上午七時三十分返抵曼谷蘇凡納布機場機場。五人面帶微笑入境,現場則有欣喜若狂的親屬和外交部官員接機。

 其中一名人質的父親表示自己「非常高興」,家人將以傳統的泰國儀式歡迎兒子回家。

 他說,兒子當初為了掙更多錢養家而前往以色列工作,沒想到工作才九個月就被綁架。他告訴記者:「我不認為我會再讓他遠離家鄉了。」

 哈馬斯二0二三年十月綁架的人質含卅一名泰國公民,其中廿三人於當年年底獲釋,兩人於五月確定喪生。

 據信目前仍有一名泰國公民還在加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