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行雲)黑色聖誕節  馬不前

不過,澳葡政府並非對這批葡籍難民袖手不顧,而是以白米魚肉派給他們,至於任職澳門政府的土生公務員,更是照顧周到,廉價米源源供應。澳門當時有賽馬場,擇日賽馬,馬廐中馬匹不少,戰爭一開始,沙塵滾滾,人仰馬翻。賽馬會就泡湯了,馬既不跑,還養馬幹甚麼?政府下令殺馬!馬匹殺了,馬肉割成一份一份,就像我們農村祭拜祖廟時太公分豬肉,公務員人人有份,大片大片鮮紅色的馬肉,送到他們家中,那時,市上的豬肉價貴且少,吃得起的人非富則貴,牛肉更是天價,有錢也未必買得到手,馬肉的色澤和營養,與牛肉不相上下,公務員無不色舞眉飛,可是,一些人從未吃過馬肉,謠言滿天飛:有人說馬肉粗嚡,吃進口中如吃蔗渣,有人說馬肉太補,吃了虛火上升,不敢煮食。我家在外國吃過馬肉,知道馬肉是好東西,同學母親向我們以物易物,那時米價很貴,我家在戰前躉了好幾包藍線袋白米,一斤白米換一斤馬肉,父親大喜說:「太便宜了,多多益善。」同學母親紛紛來我家以肉易米,使我們在三月不知肉味之餘,飽吃紅燒馬肉,馬肉燘馬鈴薯,大呼過癮。

馬殺了,馬廐中還有一批馬糧,那是來自澳洲的老身粟米,其硬如鐵,政府拿出平售,我家也買了好幾包,分給親友充飢,可惜馬粟太硬,澳門柴火奇缺,煮馬粟柴火錢比購米更貴,很不划算,人們以水浸軟,半熟入口,排泄出來,粟米原粒宛然,為了生存,不得不吃了。(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