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套名為《解密》的電影上畫,國際巨星周潤發對這套講述「密碼」的電影推崇備至的說:這是一部真正可以走向國際的電影,非常高興中國電影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並恭喜所有參與電影製作的人。
「密碼」出現由來已久,人類戰爭中應用密碼亦早有先例。德國軍事家理論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在其軍事鉅著《戰爭論》中有言:「戰爭是政治較量下的延伸」。人們為解決各國之間紛爭,每每訴諸武力,史上兩次世界大戰便是明證。
第二次大戰主要分三個戰區:歐洲、亞洲、非洲。亞洲除了初期以中、日陸上對抗為主,後期便有美、日較量的太平洋海上大戰。這個海戰以日本偷襲珍珠港揭開幃幕,但以美國向日本廣島、長崎兩地投下原子彈結束。
各方除了在陸、海、空發生炮火連天的戰事,大家背地裏也有各種沒有硝煙的摶鬥,這包括秘密戰線的間諜戰和慎密的諜報密碼戰。古往今來,一條文字或數字組成的密碼訊息,往往決定一次生死的較量。密碼的「編譯、破解」像矛跟盾的較量,誰勝誰負,取決於當時雙方的資源;前者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例如早期的「替代字母編碼,字元移位元法」等等作防護;後者則以解密作矛、攻彼之盾,由人工編碼、機器譯碼、方言密語等等破而解之,如同期的「高頻破譯法」便是一例。
時為一五八六年十月十三日早上。英國皇家法庭被告席上,蘇格蘭的瑪麗女王坐在那張腥紅色絲絨椅的座位,正接受叛逆罪的審判。她被控密謀行刺伊莉莎白女王以奪取英格蘭王位。國務大臣作為控方起訴人,要為伊莉莎白女王置其仇敵瑪麗女王至死方休。伊莉莎白和瑪麗是表姊妹血緣關係,這無礙讓叛徒判死刑,只要能證明瑪麗參與了這宗行刺謀位罪行,伊莉莎白才名正言順的批准處決瑪麗。
叛逆陰謀是一群年輕的英格蘭天主教貴族策劃的,他們意圖除去新教徒的伊莉莎白,讓同為天主教徒的瑪麗取而代之。法庭認為,瑪麗是這群叛徒的名義領袖,但不確定她是否首肯這項陰謀。事實上,瑪麗的確授意了此項行動,但控方面臨的挑戰是:必須證實瑪麗和這群黨羽之間確有共犯證據。
審判當天,瑪麗穿着色澤慘然的黑絨衣,獨坐在被告席上。叛逆罪的嫌犯不得請辯護律師,也不准召喚證人。他們甚至不准她的臣子幫忙她準備訴訟事宜。瑪麗自忖還未身陷絕境,因她平常很謹慎地使用密碼與叛徒通訊,她用密碼系統把資訊轉換成一串無意義的符號;瑪麗相信,就算控方搜出這些信件,也讀不出甚麼名堂,這些信件的內容既然無法解讀,自不能成為呈堂證供。不幸的是,那國務大臣還是英格蘭的間諜首腦;他不但攔截到瑪麗送給那些叛徒的信件,還知道誰能破解這些密碼。他找來英格蘭破解密碼的第一高手(多年來他一再破解那些密謀對付伊莉莎白女王訊息的人),法庭才得以將叛徒定罪,他破解了瑪麗授意那些叛徒罪證確鑿的資訊,所以她就難逃一死了,因為瑪麗的密碼不足以隱瞞其中的秘密,一條命就這樣取決於密碼的保密強度,結果瑪麗被送上了斷頭台。
史上因密碼洩漏而喪命,屢見不鮮。當中還有發動偷襲珍珠港的首腦之一:山本五十六。
一九四三年,日軍在太平洋戰場屢屢受挫,士氣大受打擊,為了鼓舞士氣,山本五十六決定前往戰區視察。四月十三日,日本海軍大本營向所羅門群島的各個基地發出密碼電報,通知山本五十六即將到前線基地視察。十四日凌晨,這份電報被美軍太平洋艦隊的無線電情報組截獲,早晨破譯的電文送到司令員尼米茲手上,內稱:「聯合艦隊司令官將依照下列日程視察巴布林、肖特蘭和布因:0600 乘中型攻擊機由 6 架戰鬥機護航,離臘包爾;0800,抵巴賴爾……」。尼米茲將電報轉至華盛頓,羅斯福總統和海軍部長決定幹掉山本的座機以報珍珠港被襲之仇 。
十日九時三十三分,美軍飛行上尉率領十八架雙翼P-38戰鬥機,攔截了山本五十六的座機。山本的座機中彈起火,墜入叢林。擊落山本座機完全是情報工作的勝利。一條密碼定生死,又一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