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結業的餘波 徐薏
百年老店廖孖記,是香港一家以腐乳聞名遐邇的傳統品牌,更聲稱連不少大明星亦是其捧場客,可是這品牌近期因食品安全問題陷入了風波之中。當食安中心檢測出其腐乳樣本中蠟樣芽孢桿菌超標後,經過一輪波折,最後廖孖記迅速宣布結業,本以為此事將就此畫上句號,卻不料餘波未了,雙方對事件原因各執己見,更引發了關於原材料來源的質疑。
廖孖記第四代傳人廖晃業在電台節目上坦承,為應對三十年前因排污條例變更帶來的生產困境,廖孖記開始從內地購買原材料,並在店內進行後期加工。這一轉變,雖然讓廖孖記得以繼續經營,但也埋下了隱患。面對公眾質疑,廖晃業強調供應商雖在內地,實則是擁有香港背景的廠商,試圖以此平息風波。
然而,市民對「香港出產」的標籤深信不疑,直至真相揭露,才恍然大悟,不少人感到這份所謂的「香港情懷」是早被出賣。廖晃業解釋稱,這一標注或許涉及法律規定,並非刻意欺騙。對於為何不早點澄清誤會,他無奈表示,產品確實在店內有製造過程,且公開透明,從未有意隱瞞,只是遵循了既有的標籤規範。
當被問及是否因事件曝光才被迫公開原材料來源時,廖晃業顯得有些避談,稱披露並非出自己意,對於是否會主動披露,他則選擇了沉默。在記者會的最後,廖晃業深情地向公眾鞠躬致謝,感謝多年來的支持與陪伴,並承認廖孖記在他這一代畫上了句號,語氣中滿是對過往的懷念與不捨。
這一場風波,不僅讓廖孖記的百年老店聲譽受損,也讓消費者對「香港製造」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對於廖晃業而言,結業或許是對過去的一種告別,但對於廖孖記來說,這段經歷無疑是一個深刻的教訓,提醒着後來者,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對產品質量的堅守與對消費者的誠信,永遠是企業立足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