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由澳門崇新文化協會主辦、澳門崇新聯合總會協辦的「第十三屆DFC創意分享大會」於昨日下午在沙梨頭活動中心禮堂舉行,活動獲澳門基金會、偉記百貨公司、展明地產貿易公司、潘鈫亮、周杰波及余桂枝贊助,思空間及ZA誌支持。
DFC(Design for Change)是一個全球創意活動,澳門由二0一二年開始舉辦,今年已是第十三屆。DFC鼓勵參加者透過感受、想像、實行及分享四個步驟,用創意方法去改善身邊的問題,從而培養同理心,建立「我做得到」的自信心及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今屆共收到五十七份作品,參賽學生有一百九十六人,指導員有四十人,他們的創意行動影響約兩萬人,學生年齡橫跨七至十七歲,當中有十四間學校參賽。
今屆獲選「七大特色故事」的作品分別是: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學生黃羿澄、謝卓彤、鄭海錡及陳鏗年的「嗨!朵巴」,他們為聽障人士製作手機應用程式,替聽障人士讀出日常用語;石排灣公立學校學生譚燕、凌辰辰、黃泫鎧、鄭琪茵及楊芷悠的「共建雙碳校園,締造永續社區」,他們安排風紀跟進校內用電及用水情況,並提醒同學午膳時按需要取食物;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學生林佳杏、戴安婷、蔡佩茹、梁鍩廷及馮雅琳的「集思廣益」,她們製作匿名留言板讓成員發表自己意見,並同時了解他人的想法;陳瑞祺永援中學學生余梓睿、王靖琛、梁嘉朗及李浩翔的「洗手間除臭大行動」,他們擺放除臭植物在洗手間,並自製智能氨氣監測器和提示器,分散人流;澳門浸信中學學生周穎妍、蔡宇盛、彭子澄、陳洛婷及羅梓晉的「化廢為寶─自製種植架及種植體驗」,他們運用廢置材料製作了種植架,並在學校種植平台上使用;粵華中學學生黎浩熙、梁文博及關正朗的「Ai『齡』距離」,他們製作手機程式的簡易操作指南,並以心意樹鼓勵長者;以及福建學校學生鄧穎恆、馮元昊及周志剛的「化廢為能小綠魔」,他們收集鉛筆碎屑,並分開碎屑和鉛,將碎屑混進泥土作為肥料。所有得獎學生獲頒得獎證書及獎牌,為獎勵他們,早前他們亦在黑沙公園及龍爪角進行有關智慧出行及生態保育知識的特色體驗,而「七大特色故事」的指導員則獲頒優秀指導獎。
是次活動邀請了「七大特色故事」的得獎學生分享他們進行創意行動時的心得、感受和經驗,從而啟發他人的創意和行動力,身體力行,改變由自己做起。其中有得獎學生表示他們的創意行動讓自己拉近了與他人的關係,並學會主動關心身邊的人和事及構想辦法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當天出席嘉賓包括DFC香港發起人及主席葉文謙、思空間兼DFC澳門顧問施援程、健康概念創辦人兼DFC澳門評審陳宇程、ZA誌執行副總編輯兼DFC澳門評審胡海珊、愛思教學輔助中心創辦人兼DFC澳門評審湯家旭、及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陳綺丹助理主任等。有關更多DFC澳門的資訊,可瀏覽網站http://www.dfcworld.org/macau或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DesignForChangeMac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