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田小憩)廉價資訊  邱文

資訊科技發展,各種社交平台湧現,在互聯網時代,「去中心化」形成的個人、群體「碎片化」,於是,透過網絡平台呈現出來的訊息,更多的是個人、碎片內容,儘管會鋪天蓋地出現,可是,又會有於蜉蝣般朝生暮死,「生命」短暫,很快便在訊息汪洋中淹沒。

因而,資訊爆炸,人們被迫着在訊息汪洋中接收,又在瞬間遺忘。這種廉價資訊模式,在社會高速發展中,似乎因降低了傳播成本而可以隨隨便便找到受眾,進入千家萬戶。可是,每每經過傳播,產生了各種各樣偏差,以至令到人們戴上有色眼鏡看待人和事,甚至從偏見中加深矛盾對立,令到潛藏的社會成本高漲,相信,是大家始料不及的逆反現象,令到廉價資訊變成社會運作成本高漲的「共業」,將這個世界搞得混亂不堪。

不妨看看,每日從網絡世界、社交平台推送出來的資訊,是如何容易面向千家萬戶。甚至,各種訊息難辨真偽,未及受眾求證,便更生換代,甚至「死亡」沉寂。廉價資訊,當然會「留痕」,在社會上可以促使偏見加劇、矛盾對立;也有助人們在傳遞訊息中,產生了「認同感」。只是,良莠不齊、難辨真偽構成的「分化」和傷害,需要人們、社會「埋單」,又教人憂慮,「碎片化」下構成的社會,能有多大力量構建真善美的合力,將世界引領向美好希冀的未來?

社會向碎片化分化,資訊廉價化湧現,潮流不斷起伏,猶如巨浪淘盡多少人事世情。廉價資訊,考驗人們智慧、能力,明辨,成為個人在碎片化社會中自保、求生的生存必由法則,是過去人們強調的思辨、獨立思考能力,來應對當下低成本、免費訊息,需要人們做一個「精明」的訊息接收者,更有賴從中做好精明的訊息傳播者,來趨利避害,在浪濤起伏、滿是潛伏危機的廉價資訊汪洋中,逐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