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曲)防騙之苦 吳芝
近日再有四名本地女長者墮「猜猜我是誰」騙局,騙徒冒認「男孫」或「女婿」稱因傷人需賠錢香港電騙集團先後派來三名香港男子來澳接贓。電騙、詐騙、網騙,騙騙騙手法層出不窮,新舊招數無孔不入,叫人防不勝防。尤其愛護家人長者,不時都有他們中招的新聞。
為了保護長者免受騙,遭到可能是損失畢生積蓄,甚至是「棺材本」,各地政府都想方設法施援。吉林銀行防範客户受騙,一刀切取款需派出所同意的舉措,近日引發熱議,乍看報道也反感。該銀行支行向內地媒體表示,根據轄區派出所要求,取款兩萬元以上,需要銀行向派出所報備。而所屬轄區派出所亦表示,「主要是核實卡裏的錢有沒有問題,防範電信詐騙,看取款用途也是防止居民被電詐。」
網民眾多批評私隱、擾民、濫用權力,也有指一刀切無選擇性,將所有儲戶當作詐騙嫌疑人和潛在被騙者,是最惡劣最噁心的怠政懶政行為。而據報不僅吉林銀行,目前多家銀行均有相關要求。防範電騙是理所當然要做的,但措施可以採取更科學性和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