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區社諮委會議並有建議優化商業登記以吸引外來投資 多關注區內排澇與街市發展
【專訪】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日舉行平常會議,有二十位委員作議程前發言,多關注街市發展、區內排澇情況;又建議優化商業登記流程吸引投資者,以及深挖社區建東亞文化之都金名片等議題。
其中胡杏珊反映紅街市有三十一個空置攤檔,市政署應盡快安排競投,及早制定整體發展策略。梁俊傑關注日前暴雨紅街市內出現雨水返湧,並接攤販指卸貨區地台過高,搬貨不便,期望設法改善。
朱愛莉關注區內排澇情況,期望相關部門進一步檢視各區水浸成因,了解是基建排澇能力,還是渠道阻塞引起的水浸,後續可在開展下水道擴容及清淤工作時作針對性規劃處理。同時加強執法著手打擊非法排污問題,減少暴雨引起水浸對居民生活造成影響。
黃成彬表示,參考澳門鄰近地區的商業登記手續,本澳的商業登記需時較長,亦令不少投資者因此而卻步。有見及此,為促進本澳營商環境高質發展,吸引外地投資者共同提振本澳經濟,建議有關部門著力優化商業登記時間和手續。
裴承賢指澳門是內地旅客出訪最滿意的城市,且剛榮獲東亞文化之都等美譽,隨著琴澳團客入境,以及更多城市自由行的政策出台,澳門旅遊事業勢將迎來新的發展。建議深挖社區資源,進一步豐富文化內核,結合中西文化交融背景、東亞文化之都等,於新馬路、三盞區等地區建立中葡或東亞生活文化基地,加設解說員及媒體展示等,吸引居民及旅客前往,創新鄉土歷史教育及旅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