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隨筆)兒童的音樂   風雲

不說不知,原來「六·一」國際兒童節創立至今已有七十五年,當年是由前蘇聯所提倡的,目前早在全世界大部分國家盛行,而《華僑報》為兒童節所安排的園遊會,亦舉行到四十五屆。不少當年參加早期園遊會的小朋友已經長大成人,相信更可以帶著自己的小朋友來參加了。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我們的花朵,而鮮花茁壯成長,自能有碩果纍纍的收穫,因此新中國一開始成立,就極為重視「六·一」國際兒童節了,即使在建國初期的艱苦日子,仍然是對兒童的栽培不遺餘力,投下了大量的資源,讓我國小朋友生活在幸福之中,音樂培養就是重點之一。新中國的兒童都是在音樂聲中成長的。

中國古時的教學體系是「禮樂射禦書數」,當中的音樂教育列在第二位,因為人能夠健康成長,心靈滋潤非常重要,國家政策以此作為重點,側重兒童的音樂教育,取得了成果。更有不少作曲家,是專為兒童們創作音樂,伴隨著他們成長,甚至是一代一代往下傳。

著名作曲家李群,她出生於一九二五年,六月八日是她的誕辰,而在她十三歲的時候,就已跟隨前輩者去到延安,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文宣工作,立下了不少戰功,新中國成立之後,先後在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歌舞團和中央民族樂團工作,期後專負責兒童音樂,出版了自己的歌曲集,又擔任中國兒童音樂學會的首任名譽會長,在創作方面,最著名的作品有《快樂的節日》《為祖國而鍛煉》《從小講禮貌》等。

谷建芬是我國近代一位極有才華的作曲家,得到很多的榮譽,她也特別為青少年兒童創作了出色的音樂,例如《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歌聲與微笑》《燭光裡的媽媽》等,都是小朋友愛唱的歌。

金月苓原是上海的一名工人,她喜歡音樂,更能寫曲,那首《我愛北京天安門》自七十年代推出以來,就廣受中國以至外國小朋友傳唱,親切動人,天真浪漫,描述了中國未來主人翁的無限幸福,至於那個年代由程金元所作的兒童歌曲《火車向著韶山跑》,也是十分流行,唱遍大江南北,至於在管弦樂作品方面,一定要聽史真榮的《龜兔賽跑》,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