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園)影印機淺說  海浪

五.定影:帶有圖文的影印紙,其炭粉並不牢固,故被送往高溫的定影部分,將炭粉熱熔,使之牢牢的黏在紙上,是為定影。今之定影,都是用兩條高溫的橡膠軸(Hot Roller),以熱壓方式,把炭粉壓實在紙上,影印基本完成。但在油墨機,紙與油墨,已自然吸附,故定影並不重要。

六.清潔:鼓面經過轉移部分後,一般仍有兩成炭粉殘留,清潔就是將剩餘的炭粉清除,並發出光和電,除去殘存電子,以光潔的「面貌」,去迎接下一輪影印,一張影印,正式完成。

除了上述六步影印流程之外,加上入紙及出紙,就是八大流程。當然,在各個影印流程之內,還有許多原理及數據,細節就不再論述了。

影印機給人的印象,是易壞,脆弱,究其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曝光部分頗為敏感:曝光部分的鏡頭、鏡片,曝光燈都必須絕對清潔,稍有污垢,就會影響影印效果,出現灰暗或黑線,給人的印象,就是壞機。如今的數碼影印,掃瞄一次,可印多張,曝光、掃瞄的次數減少,光暗自動調節,密封的設計,曝光、掃瞄部分減了塵垢,故障因而大減。

二.有外物進入:外物是指影印紙,紙張進入機內,必會帶來塵埃,加上紙張本身的紙塵,塵埃積聚,造成故障。

三.炭粉洩漏:炭粉可分為單性粉及複性粉,前者只用炭粉,粉質較重,後者要以鐵粉(Developer)作介質,且粉質較輕,容易隨氣流外洩,還會因鐵粉老化而洩漏。此外,清潔部分損壞,也會造成漏粉。液態的油墨,更有漏墨風險。如今的數碼影印機,炭粉與鼓多為組合式,整體更換,外溢情況減少,故障因而大降。

四.轉速高、磨蝕快:機械不停運轉,磨蝕是必然的了,倘有外物滲入軸承,如:紙塵、炭粉、鐵粉等,就會令軸及軸承加速磨損,故障因而發生。而入紙膠輪亦極易磨損,造成Jam紙。

五.高溫、高電壓:定影使用熱壓,橡膠軸(Hot Roller)的溫度,常處於攝氏一百八十度或以上,越是高速(如:每分鐘百張者),溫度越高,長期的高溫狀態,導致零件加倍損耗。另充電、轉移,都使用高電壓,電暈約六、七千伏直流,令絕緣膠容易老化,倘有污垢積聚,就更易造成「擊穿」漏電,呈現空白影印。

此外,澳門的天氣潮濕,影印紙受潮,導致Jam紙;炭粉受潮變質,影響效果;電路受潮更會漏電,故每年春夏間的陰雨天氣,就是我們最繁忙的日子。曾有個案,用戶早晨開機,影印模糊不清,一、兩小時後,師傅到場,卻又完好無恙,但明早又故態復萌,待師傅抵達,又是依舊無恙,幾經探尋,才得悉乃影印鼓受潮所致,一、兩小時後,因定影的熱,驅散濕氣,所以無恙,故影印機給人的印象是脆弱,易壞。但真正的線路板故障,其實不多。

自影印機全面數碼化後,影印的質量,大幅提升,也更高速,故障也更少。售價也較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時,相對廉宜,並已成為很普通的文儀用品。

如今,商務電子化,少紙化,以至無紙化,已是大勢所趨,用紙量正日益減少,這是否在告訴人們,影印行將式微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