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二零二四年再生元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澳門學界代表隊勇奪四獎項

 【特訊】為培育青少年在科學領域的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組織澳門學界代表隊於二零二四年五月十一日至十九日參加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二零二四年再生元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參賽作品「用於消化道治療的『特洛伊』微型機器人」及「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活性材料的一步合成」分別勇奪機械人與智慧機械範疇的大會四等獎和能源:可持續材料及設計範疇的大會四等獎,而參賽作品「Autonomous Ecosystem Surveillance Vehicle」及「眾裹尋「牠」-基於深度學習的寵物臉部識別系統」分別獲得上海青少年科學教育協會特別獎和人工智能促進協會特別獎。

 「再生元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Regeneron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是一項具有七十多年歷史的國際性青少年科學研究項目比賽,競賽學科涵蓋了所有自然科學學科和部份社會科學的內容,被稱為中學生科學競賽的「世界盃」或「奧林匹克」,雲集全球六十七個國家和地區超過一千六百名學界精英參與。是次澳門學界代表隊在領隊澳門大學科技學院副教授黃承發、副領隊澳門工程師學會秘書蔡嘉敏、導師蕭宇華、伍子雋、周慧琳、劉冠華、梁瑩瑩及許冠南的帶領下,能在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證明澳門學生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出色表現。

 教青局自二零二一年開始透過組織澳門學界代表隊赴美參賽,讓學生藉着比賽與世界各地的參賽者互相交流,擴闊在科研上的世界視野,是次學界代表隊再獲佳績,亦有賴各方單位的支持及配合。本年學界代表隊成功爭取到共六個項目作品參與競賽如下:

 基於NeRF演算技術的自製3D掃描器,慈幼中學,曾成浚、何敏健、孫展藝。

 眾裹尋「牠」-基於深度學習的寵物臉部識別系統,教業中學,劉諾謙、林曉欣。

 「顯」而易見-基於深度學習的顯微鏡圖像分析用於MTT試驗的細胞活性估算,教業中學、梁建輝、孫嘉俊、袁華杰。

 Autonomous Ecosystem Surveillance Vehicle,培正中學,劉哲、韓博文、李泓熙。

 用於消化道治療的「特洛伊」微型機器人,培正中學,徐子恒。

 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活性材料的一步合成,培正中學,梁博睎。

 是次比賽獲得機械人與智慧機械範疇四等獎、來自培正中學徐子恒的作品「用於消化道治療的『特洛伊』微型機器人」,是受「特洛伊木馬」故事的啟發,提出了一種多層磁性水凝膠微型機器人,經口服進入消化道後,可通過施加磁場控制其移動到指定位置,在病發處層層按需解體,釋放出內含的藥物,並採用生物組織進行了試驗驗證。該作品為消化系統的下一代精準療法提供了可行思路。

 獲得能源:可持續材料及設計範疇四等獎、來自培正中學梁博睎的作品「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活性材料的一步合成」,是研究實施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活性材料的一步合成,利用高能球磨法將ZnP2非晶化,該研究之合成過程相比傳統的程序更為簡單、便捷,對環境友好,有利於大規模工業生產。而該研究所合成的非晶材料所表現的化學性能,更是在目前所有報道的過渡金屬磷化物中最佳。

 獲得上海青少年科學教育協會特別獎、來自培正中學劉哲、韓博文、李泓熙的作品「Autonomous Ecosystem Surveillance Vehicle」,是全自動無人船,從水質、生態系統和海底等方面對水下環境進行檢測,降低了對水體檢測方面的反應時間、對人力的依賴,改善了生物安全。

 而獲得人工智能促進協會特別獎、來自教業中學劉諾謙、林曉欣的作品「眾裹尋「牠」-基於深度學習的寵物臉部識別系統」,是研究提出了一種算法去獲得大型的寵物面部識別數據集以訓練寵物面部識別模型,建立寵物面部辨識平台進行走失/尋回寵物配對作解決方案。

 有澳門學界代表隊的學生表示,參與是次比賽是一次難得的挑戰和成長機會,不僅增進自己的科學知識和技能,還有機會與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學生交流和學習,對於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涯規劃都帶來很大的啟發。◇